十载风尘倦往还,细看巾帽一汍澜。
愁多白发三千丈,路折青泥百九盘。
丘嫂漫嗤仪舌在,故人谁惜范袍寒。
天涯多少驱车客,不信人间行路难。
这首诗的原文是:
书况 其一
十载风尘倦往还,细看巾帽一汍澜。
愁多白发三千丈,路折青泥百九盘。
丘嫂漫嗤仪舌在,故人谁惜范袍寒。
天涯多少驱车客,不信人间行路难。
译文如下:
十年的风尘仆仆让我厌倦了往返的奔波,仔细端详我的巾帽,只见它波纹荡漾,如同波澜壮阔。
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三千丈的白发如同一条悲伤的丝带。
道路曲折蜿蜒,就像青泥百九盘一样让人望而却步。
乡里的嫂子们嘲笑我只会谈论世俗的话语,旧友谁又在乎我穿着寒冷的衣裳。
在这遥远的天涯海角有多少像我一样驾车旅行的人,他们不相信人间的道路会如此艰难。
注释:
- 十载风尘倦往还:十年的风尘仆仆让我厌倦了往复的奔波。
- 巾帽:指文人的头巾和帽子,通常用于文人墨客。
- 汍澜:波浪涌动的样子,此处形容心情波动。
- 愁多白发三千丈: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三千丈长的白色头发象征着深深的忧虑或悲伤。
- 青泥百九盘:比喻道路坎坷曲折,难以前行。
- 丘嫂:乡村里的女子,这里泛指乡里的妇人。
- 仪舌在:指文雅的言辞或风度。
- 范袍寒:穿着破旧寒冷的官服。
- 天涯:指广阔的天地之间。
- 驾行客:驾车行走的旅客。
- 信:相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感慨。首句“十载风尘倦往还”,诗人回顾过去的十年间,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各地,表达了一种疲惫与厌倦。第二句“细看巾帽一汍澜”,通过观察自己的头巾和帽子,诗人感叹内心的波涛汹涌。第三句“愁多白发三千丈”,形象地描绘了因旅途劳顿而生出的无尽忧愁。第四句“路折青泥百九盘”,进一步描述了旅途的艰难险阻。
诗中还涉及了对乡里人的轻视和对朋友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友谊的渴望。最后一句“不信人间行路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路上困难重重的认识,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人生的不易和对坚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