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鬣何年溯北溟,相逢把臂话平生。
故山路远难为别,上国才多易得名。
短褐风霜纫紫凤,长钩尘土结青萍。
男儿一掬英雄泪,莫向西风恨不平。
译文
投笔从戎的年月已难以追忆,在北溟边与友人相聚谈笑。
故乡的道路遥远难以告别,朝廷才子易于得到名声。
穿着粗布衣服在风霜中纫制凤凰图案,长钩上结着青萍。
男儿一掬英雄泪,不要向西风吹恨不平。
注释
- 投鬣何年溯北溟(yǐn):追溯往昔,何时开始投身军旅生活。
- 相逢把臂话平生:和朋友见面,互相握着胳膊谈论过去的经历和志向。
- 故山路远难为别:故乡的路太远,离别时难以挥手道别。
- 上国才多易得名:在京城这样的大都市,才华出众的人容易获得声誉。
- 短褐风霜纫紫凤:身着简朴的衣物,在风霜中纫制凤凰图案。
- 长钩尘土结青萍:用长钩捕捉飞扬的尘土,结出青萍。
- 男儿一掬英雄泪:男子汉应该流下英雄之泪。
- 莫向西风恨不平:不要因为西风而产生怨恨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岑参在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期间所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边疆将士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首句“投笔从戎”表达了诗人早年立志报国之志,但后来为了生计,选择投笔从戎,进入军队生活。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转变,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背景。
第二句“相逢把臂话平生”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两人手握胳膊,畅谈人生经历。这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在军中的生活状态。
第三四句“故山路远难为别,上国才多易得名”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绪。一方面,他怀念故乡的道路遥远,难以与人道别;另一方面,他在朝廷才子中更容易获得声誉和地位。这种矛盾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感受。
第五六句“短褐风霜纫紫凤,长钩尘土结青萍”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穿着简陋的衣物,在风霜中纫制凤凰图案,象征着他的高尚情操和坚韧精神。同时,他还用长钩捕捉飞扬的尘土,结出青萍,寓意着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最后两句“男儿一掬英雄泪,莫向西风恨不平”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这里,诗人以男儿的身份流泪,表达了他对战友们的深深同情和哀悼。同时,他也呼吁大家不要因为西风而产生怨恨和不满,要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边疆将士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唐代边疆生活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