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有古意,抚树常盘桓。
孤根蟠地底,高节凌云端。
老龙惊蜕骨,独鹤落飞翰。
应中明堂用,还扶大厦安。
适当风雨会,坚傲雪霜残。
愿结忘年友,永期同岁寒。
注释:
- 苍松:指苍劲挺拔的松树,常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
- 古意:具有古老气息或传统意义的特点。
- 抚树:用手抚摸树木。
- 盘桓:徘徊、逗留。
- 孤根:形容松树的根部独立,没有依附。
- 高节: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 老龙:这里用“龙”来比喻松树,暗喻其生命力顽强。
- 蜕骨:脱落的骨头。
- 独鹤落飞翰:形容松树枝叶飘落,如同飞动的羽毛。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庆典的地方,这里借指朝廷。
- 扶大厦:支撑起宏伟的建筑。
- 适当:适宜。
- 风雨会:遇到风雨交加的时刻。
- 坚傲:形容松树不畏艰难险阻,依然屹立不倒。
- 忘年友:不同年龄的人结为朋友。
- 同岁寒:共同经历岁月的艰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苍劲挺拔的松树,表达了作者对坚贞不屈品格的赞美和向往。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首句“苍松有古意”,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苍劲挺拔的松树具有古老的气质。这种气质往往代表着古人的坚韧品质和高尚志向。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引出了对松树的赞美之情。
诗人以“抚树常盘桓”来形容自己与松树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这里的“盘桓”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亲近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执着。在诗人眼中,松树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物,更是他精神寄托的象征。
“孤根蟠地底,高节凌云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态特征和崇高品格。这里的“孤根”指的是松树独立的根系,象征着它的坚强和独立;而“高节”则是指松树的枝干直立向上,犹如君子般的高尚品质。诗人通过对这两种特征的描绘,将松树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动鲜明。
“老龙惊蜕骨,独鹤落飞翰。”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树人格化,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情感。其中,“老龙惊蜕骨”暗喻着松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独鹤落飞翰”则形容松树枝叶飘落的景象,如同飞翔的羽毛一般轻盈灵动。这些形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具诗意和美感。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从不同角度赞美了松树。“应中明堂用,还扶大厦安。”诗人认为松树的品质适合用于朝廷,能够支撑起宏伟的建筑。这里的“明堂”指的是皇家的殿堂,而“大厦”则是指坚固的建筑。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松树的重要性和价值。
“适当风雨会,坚傲雪霜残。”这两句则是对松树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同品质的赞美。面对风雨交加的时刻,松树依然坚守岗位,展现出坚毅的一面;而当雪霜降临时,它依然傲然挺立,不屈不挠。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松树的坚韧品质,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品质的高度赞扬。
最后两句“愿结忘年友,永期同岁寒。”则是诗人对友谊的最高追求和期望。在这里,“忘年友”指的是超越年龄界限的朋友,而“同岁寒”则是指共同度过岁月的艰辛。诗人希望通过与松树结交为朋友,一起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实现彼此的精神共鸣和心灵的契合。
整首诗通过对苍劲挺拔的松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不屈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