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铸铜柱,上有承露盘。
盘出仙人掌,高凌浮云端。
金茎的皪珠光寒,和以玉屑供朝餐。
一旦神归茂陵去,苔花满眼秋霜残。
思君不见泪如雨,铜柱凄凉围画栏。
渭水西风黄叶落,驱车远载来京国。
盘倾柱折声如雷,惊起千年华表鹤。
暮雨空山泣石麟,寒烟断甓埋铜雀。
君不见芳林翁仲笑相迎,青鸟不来海波涸。
【注释】:
- 武皇铸铜柱:汉武帝曾制作承露盘,置于殿上,用以承水以供饮用。
- 仙人掌:《太平御览》中记载,汉武帝时,有神人乘白麟车,驾赤龙马,从五色云气中降下,将一枚仙桃赐给武帝。
- 金茎:汉代宫殿的铜柱,其顶端装饰着金色的宝珠。
- 皪:通“烁”,光彩闪烁。
- 玉屑:指玉石粉末,用来点缀食品或供品。朝餐:古代帝王的早餐。
- 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
- 思君不见泪如雨:形容思念之情难以言表,眼泪像雨水一样流个不停。
- 渭水西风黄叶落:渭水边秋风落叶,景象凄美。黄叶:秋天的树叶变黄。
- 驱车远载来京国:驱车远行,带着满腔的思念和期待,返回京城。
- 华表鹤:传说中一种能发出悦耳声音的仙鹤,常常栖息在华表上。
- 暮雨空山泣石麟:黄昏时的细雨,滴落在空旷的山间,仿佛有石头麒麟在哭泣。
- 寒烟断甓埋铜雀:冷烟消散,断砖残瓦掩埋着铜雀台,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 芳林翁仲笑相迎:古时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现在却只能在芳林之中看到他们的身影,让人感到惋惜。
- 青鸟不来海波涸:青鸟是传说中带来吉祥的信使鸟,它的到来预示着好运的到来;海波不涸则意味着希望之源永不枯竭。
- 君不见芳林翁仲笑相迎,青鸟不来海波涸: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描绘了汉武帝时期铜柱、承露盘等宫廷建筑以及铜雀台的历史遗迹,抒发了作者对于往昔辉煌历史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感慨。
首句“武皇铸铜柱”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主题——汉武帝时期的铜柱。汉武帝为了显示自己的伟大功绩,曾制作承露盘,置于殿上,用以承水以供饮用。这句诗通过对这一历史场景的描绘,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庄重而宏大的背景。
“仙人掌”“金茎皪珠光寒”两句,诗人通过生动的想象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武帝时期宫廷建筑的瑰丽景象。金茎上的宝珠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与仙人掌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的画面。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展开联想:“和以玉屑供朝餐。”这里的“玉屑”不仅指的是玉石粉末,还可能寓意着高贵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一旦神归茂陵去,苔花满眼秋霜残。”则是诗人对汉武帝去世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概括性的描写。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辉煌一时的铜柱、承露盘等宫廷建筑逐渐被岁月侵蚀,只剩下苔藓点缀其间。这种变化不仅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也引发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这两句诗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武皇时期的宫廷建筑以及铜雀台等地标的描写,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同时,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底蕴,又不乏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