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舟烟景晚,举杯当素秋。
黄花忽在眼,白发仍满头。
临流发悲叹,援琴歌楚调。
罢席更淹留,明月波间照。
何事鹿皮翁,逃名隐屠钓。
以下是对《九日过彦行用韵一首》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关赏析:
- 诗句释义:
- “荡舟烟景晚,举杯当素秋。”:在烟水迷蒙的黄昏中划船,举杯畅饮,正值深秋时分。
- “黄花忽在眼,白发仍满头。”:忽然发现黄花在眼前绽放,却已满头白发。
- “临流发悲叹,援琴歌楚调。”:站在流水旁感叹人生,弹奏楚地的乐曲。
- “罢席更淹留,明月波间照。”:喝完酒后更加留恋,月光洒在波纹之间。
- “何事鹿皮翁,逃名隐屠钓。”:为何像鹿皮翁一样逃避名利,隐居在渔夫生活之中。
- 译文:
- 在烟雾缭绕的傍晚,划船饮酒享受宁静的秋天。
- 突然发现黄色的菊花出现在视野中,但自己已是满头白发。
- 站在河边叹息人生短暂,弹奏楚地的古曲来表达哀愁。
- 喝完酒后更加依依不舍,明亮的月光在水中闪烁。
- 为何要像鹿皮翁那样逃避世俗,隐居在渔民的生活里。
- 关键词注释:
- “荡舟”:划船游湖。
- “烟景”:雾气蒙蒙的景象。
- “当”:面对,迎接。
- “素秋”:秋季,通常指农历九月。
- “黄花”:泛指菊花,这里特指黄色的菊花。
- “发悲叹”:表示感慨或叹息。
- “援琴”:弹奏琴。
- “楚调”:楚地的音乐,这里指楚地的古曲。
- “何事”:为什么。
- “鹿皮翁”:传说中逃避名利的人,这里指倪瓒。
- “屠钓”:屠户和钓鱼人。
-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画家倪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感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黄花”、“白发”和“临流”等意象,都富有深刻的情感内涵。整首诗简洁而又含蓄,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