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冰霜。
逃禅正派,只让花光。
怪底徐卿,为渠描貌,萦损柔肠。
有谁步屧长廊。
更折竹声中细香。
酒半醒时,雪晴寒夜,月上西窗。
诗句释义
1 面目冰霜:形容杨补之的墨梅,其颜色和神态冷峻如寒霜。
- 逃禅正派:指的是杨补之的书法风格,不受禅宗影响,保持了正派的传统。
- 只让花光:意指梅花开放,花朵的颜色鲜明,没有受到任何遮挡。
- 怪底徐卿:徐卿可能是一位古代人物,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让人感到惊讶。
- 为渠描貌:为梅花勾勒出美丽的轮廓或形态。
- 萦损柔肠:形容梅花的美丽令人陶醉,以至于连柔弱的心也为之动容。
- 有谁步屧长廊:描述有人在长廊下漫步,欣赏梅花的美景。
- 更折竹声中细香:在竹林中行走,可以闻到梅花的香味。
- 酒半醒时,雪晴寒夜,月上西窗:描述了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饮酒至半清醒状态,观赏着窗外的雪和月光。
译文
梅花的面容像冰雪一样清白,
避开了禅宗正派的影响,只为它描绘美丽。
它的美丽让人感到惊讶,好像徐卿那样。
它不让花朵的光华被遮挡。
梅花的美让人陶醉到心肠都为之动容。
有人走在长廊下欣赏梅花。
在竹林中行走,可以感受到梅花的清香。
当酒半醒时,雪停了,寒夜来临,月亮高悬在西边的窗户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赏梅的画面。诗人以“柳梢青”开篇,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随后通过对梅花的描述,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既有冰霜般的清冷,又有绽放时的艳丽,更有着不为人知的坚韧与美丽。诗人通过“逃禅正派,只让花光”表达了对传统书法风格的坚持与尊重,同时也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独立。最后,诗人以赏梅、饮酒、赏月的场景结束,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