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去就崇口给,君子知几不终日。
申乡掉臂挽不留,台阁诸贤怅如失。
不为分携泪沾臆,但伤直道人难立。
相如有才徒四壁,心事还同家事急。
轻舟荡漾吴楚路,坎止流行须自惜。
妙龄未许作闲身,会有重寻董狐笔。
诗句释义
1 世间去就崇口给:指世俗的名利地位。”口给”,这里可能指的是说话技巧或辩才。
君子知几不终日:君子应知晓时机,不应整天沉溺于事务之中。”知几”意味着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
申乡掉臂挽不留:形容某人态度坚决,不愿被挽留。”申乡”可能表示某个地方或团体,而”掉臂”则是一种洒脱的姿态,意指不受拘束。
台阁诸贤怅如失:指在朝廷中的重要官员们因失去此人而感到悲伤。这里的”台阁”指的是朝廷,”诸贤”指的是众多有声望的人。
不为分携泪沾臆:即使要分别也不流泪,因为心中有所坚持。”分携”指的是离别,”泪沾臆”则是泪水湿润胸口的意思。
但伤直道人难立:只担忧正直之道难以被人接受和坚持。”直道”指的是正道,”人难立”则是指人们在坚持正道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相如有才徒四壁: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只能空谈而不能实践。“相”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宰相,而“四壁”则指的是没有实际成就的地方。
心事还同家事急:虽然心事与家事不同,但都是紧急的。这里可能暗示两者都需要立即处理。
轻舟荡漾吴楚路:形容船只在宽阔的水面上行驶。”吴楚”是中国的一个地区,古代以水乡著称。
坎止流行须自惜:人生的道路充满了起伏,应当珍惜每一次机会。”坎止”指的是困境,”流行”则是顺利前行。
妙龄未许作闲身:年轻时期不应无所事事,应当有所作为。”妙龄”指的是年轻的时期,”未许”则是不允许的意思。
会有重寻董狐笔:将来有机会重新寻找像董狐这样的公正之士来记录历史。”董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以其敢于直言不讳而闻名。
译文
世间的名利地位常常使人迷失方向,而真正的君子应该了解时机,不应沉迷于其中。申乡这个人,他的态度坚决,不愿被挽留,就像台阁中的许多重要官员一样感到悲伤。他不为离别流泪,只担心正直的道路难以为人接受。尽管他有才能,但只能空谈而不能实践。他的心事与家的事务都很紧急,需要尽快处理。他乘坐的小船在宽阔的吴楚水域中航行,人生的路途充满了起伏,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每一个机会。年轻时不应无所事事,而应该有所作为。将来有机会重新寻找像董狐这样的公正之士来记录历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和道德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各种人物、事件的描述和评论,展现了他对人性、社会和政治的深刻认识。他倡导的正直、忠诚、勇敢、智慧的品质,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今天的人们也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