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江东秋已莫,河洛先生欣所遇。
形容质朴千年松,学问渊源九经库。
欲学毛生慰老亲,便携长策干当路。
我今参透草鞋禅,何似扃门作书蠹。

诗句解析

1 “驾言江东秋已莫”:这句表达了作者在江东(今江苏一带)度过的秋天已经结束,意味着季节的变化或时间的推移。

  1. “河洛先生欣所遇”:”河洛”通常指黄河与洛水,这里可能暗指河南、洛阳地区,”先生”是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此处指胡教谕。”欣所遇”表达的是对于遇见这位学者感到高兴和荣幸的情感。
  2. “形容质朴千年松”:这里的“形容质朴”形容胡教谕的外表或者性格朴实无华,而“千年松”则比喻其学问深厚,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不倒。
  3. “学问渊源九经库”:强调胡教谕的学问渊博,像古代经典书籍一样多,且深不可测。”九经库”可能是对古代藏书丰富之地的一种象征性描述。
  4. “欲学毛生慰老亲”:这里的”毛生”可能代指一位年轻的学者,”慰老亲”则是用学习来安慰父母,表现出对父母的孝道。
  5. “便携长策干当路”:这里的”长策”可能指的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干当路”则意味着敢于直面困难,不畏艰难。
  6. “我今参透草鞋禅,何似扃门作书蠹”: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思考。他可能在反思是否应该像胡教谕那样深入学问,还是继续过着安逸的生活,如闭门不出,只是埋头读书。”草鞋禅”和”作书蠹”都表达了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前者代表追求学问,后者则代表满足于现状。

译文

驾言江东秋已尽,河洛先生喜悦遇。
形貌朴素如千年松,学问源流深似九经库。
欲学毛生慰亲老,携带长策闯前路。
如今我悟出草鞋禅,何必锁门作书蠹?

赏析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胡教谕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自己生活选择的深刻思考。胡教谕作为一位学者,在江东地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敬。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胡教谕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赞美。同时,诗歌中的自我反省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鼓励人们要有追求学问的勇气,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不是满足于现状,沉溺于书本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