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才霜水不波,偷闲今日遂婆娑。
清秋林壑斜阳好,丰岁郊原乐事多。
秦塞已隳仍郡县,武城虽小有弦歌。
却怜一片朱家石,千古泾原臭不磨。

注释:

木叶才霜水不波,偷闲今日遂婆娑。

清秋林壑斜阳好,丰岁郊原乐事多。

秦塞已隳仍郡县,武城虽小有弦歌。

却怜一片朱家石,千古泾原臭不磨。

译文:

树叶刚刚被霜打过,水面却没有波澜,趁着空闲的一天我就开始漫步了。

秋天的景色非常宜人,树林和山壑都被斜阳映照得分外美丽,丰收的年份里,郊外的原野上有太多快乐的事情可以做。

即使秦朝的边塞已经毁坏,但这里仍然是一个郡县,虽然规模小一些,但还有弦歌之声,令人感到欣慰。

我却很怜悯这片朱氏家族的石头,它见证了千古以来泾原地区都遭受了战乱,却始终没有被破坏。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游览昌平县学后回程经过朱都督碑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木叶才霜水不波”,描述了秋天的自然景象,树木上只有薄薄的一层霜,而湖水却没有丝毫波澜,显得异常平静。这句诗通过对比秋季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第二句“偷闲今日遂婆娑”,则转入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他趁着今天这个闲暇的时间,开始在林间小道上漫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这里的“婆娑”指的是悠闲地漫步,形象地描绘出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秋天景色的具体描绘。“清秋林壑斜阳好”写出了秋天林间的景致,以及斜阳下的光影变化。而“丰岁郊原乐事多”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丰收季节的喜悦之情,认为在这个季节里,人们能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

第三句“秦塞已隳仍郡县”,则转向了历史的变迁。尽管秦国的边关已经被废弃,但这里仍然是一个郡县,有着自己的行政体系和文化传统。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认同感。

接下来的“武城虽小有弦歌”,则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的文化风貌。尽管武城县的规模不大,但却有着自己的学校和弦乐表演,展现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最后一句“却怜一片朱家石,千古泾原臭不磨”,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朱氏家族的这块石头见证了历史上的沧桑变迁,尽管经历了无数岁月的风雨洗礼,但它依然屹立不倒。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