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风雨送船行,白日无晴夜有晴。
东岸□灯西岸见,中间犹自不分明。

《棹歌六首 其二》赏析

《棹歌六首 其二》是元代诗人傅若金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船行过程中的景象变化,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首句“朝朝风雨送船行”描述了每天早晨都伴随着风雨送船前行的情景。这种景象在诗中反复出现,象征着诗人对生活旅途中不断遭遇困难与挑战的深刻理解。风雨作为自然界的常态,在这里不仅仅是天气现象,更象征着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艰难险阻。

接下来的诗句“白日无晴夜有晴”,则描绘了日间和夜晚天气的不同状况。白日里没有晴朗的天气,夜晚却出现了晴朗的天气。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一天之内气候的无常,也反映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

第三句“东岸灯西岸见”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景象的描写。诗人的视线从东岸转向西岸,发现两岸边分别亮起了灯火。这种观察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感,同时也可能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希望。

最后的“中间犹自不分明”可能是对整个画面或情境的一种总结。虽然东岸和西岸各有其特色,但在诗人眼中,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这反映了诗人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寻求统一和谐的愿望。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直观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借助风雨、昼夜、东西两岸的灯光这些元素,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又富有哲理的世界。通过对这些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诗人试图揭示更为宏大的生命真谛,从而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记录,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