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杪出飞楼,仙山在上头。
可能无客至,小为借书留。
芸草春仍长,虹光夜不收。
何时试乘兴,一棹剡中舟。

【注释】:

  1. 木杪:树梢。
  2. 飞楼:高高的楼阁。
  3. 仙山: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山峰,此指剡溪上的张家书楼。
  4. 客至:客人来访。
  5. 借书留:借阅书籍留下。
  6. 芸草:一种香草,春来仍长,比喻书多。
  7. 虹光:彩虹的光。
  8. 乘兴:乘着兴致、高兴。
  9. 剡中舟:指剡溪中的小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宁静、美丽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座位于山巅之上的高耸入云的书楼,以及它周边自然风光的美丽。

首句“木杪出飞楼”,诗人用“木杪”这个词汇来形容书楼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仿佛从地面仰望,只能看到树梢处露出那高耸的高楼。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座书楼的高大与巍峨。

“仙山在上头”,则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意象,将书楼比作是神仙居所,增添了一层神秘而超凡脱俗的色彩。这不仅让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书楼及其周围景色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三句“可能无客至,小为借书留”,则透露出诗人对这座书楼的独特感悟——虽然它可能并不常有人来拜访,但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书楼总会以借书的方式为他们提供知识上的帮助。这既体现了书楼作为知识载体的角色,也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

第四句“芸草春仍长,虹光夜不收”,则是对书中内容的丰富和多彩进行了生动描绘。这里的“芸草”指的是书楼内藏书众多,如同生长茂盛的植物一般;而“虹光夜不收”则形容夜晚时分,书楼内依然灯火通明,犹如彩虹般绚丽。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书楼内部的繁华和热闹,更暗示了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最后一句“何时试乘兴,一棹剡中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次美好设想。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乘着兴致,驾着剡溪中的小舟前往那座神秘的书楼,去探寻其中的奥秘。这种设想既充满了浪漫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探索和冒险精神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形象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美丽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同时,通过对这座书楼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文化和探索精神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