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邝将军,忧国常戚戚。
韶民苦凋瘵,军赋从何出?
慨然示无私,政令始归一。
仓库岂不盈,稽之不终日。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中的第三首。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桓桓邝将军:形容邝将军威武雄壮。
- 忧国常戚戚:担心国家,内心常常忧虑不安。
- 韶民苦凋瘵:韶州百姓因疾病而困苦。
- 军赋从何出:军队的赋税来源在哪里?
- 慨然示无私:慷慨地显示他的公私分明。
- 政令始归一:政府法令开始统一。
- 仓库岂不盈:仓库难道不充实吗?
- 稽之不终日:核查它不用整天。
译文
威武的邝将军总是忧心忡忡,
因为韶州的百姓痛苦不堪,国库空虚。
他慷慨地展示他的公私分明,
他的政令开始统一,国库不再空虚。
即使仓库满满,但仍需彻查。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邝将军的敬佩之情,以及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描绘邝将军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国家富强的向往。
诗中“忧国常戚戚”和“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两句,深刻揭示了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与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诗人希望通过邝将军的事迹,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