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刍挽粟未能休,嗟我乡邻日夜忧。
何事群凶■猖獗,半年诸将拥貔貅。
桃花过雨红颜老,杜宇伤春血泪流。
堪笑腐儒无可用,下帷依旧说春秋。

【注释】

飞刍挽粟:指军饷。不能休:指战事未了,无法停息。乡邻:指士兵家属。何事:为什么?群凶:指敌人。猖獗:猖狂肆虐。半年:半年时间。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代指军队。杜宇:即杜鹃,相传蜀王杜宇死后化为子鹃,悲鸣而死,其声哀怨,故又名杜鹃。血泪流:比喻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指作者自己。下帷:放下帘子,表示闭门谢客。说春秋:讲述《春秋》,指研究儒家经典。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时值金兵入侵中原,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仍不忘“下帷”讲学、研究经籍,表现出一种迂腐之态,因此被罢职归田,并作了《二月归田舍作四首》。诗中抒发了因战争而引起的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书生迂腐、空谈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苍凉沉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首联两句紧接起句。“飞刍挽粟”,指军饷;“未能休”,是说战事未停。“嗟我乡邻”,即“嗟我士庶”。这一句说明诗人所处时代战争连绵不断,人民遭受着极大的苦难。“日夜忧”,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关切。

颔联两句写战争的形势。“何事群凶猖獗”,是说为什么敌人猖狂肆虐,“半年诸将拥貔貅”,“拥貔貅”是借喻强大的军队,表明金军的势力强大,不可抵挡。“半”字既突出了时间的长久,也突出了敌人的强悍。

颈联两句写战争的残酷。“桃花过雨红颜老”,用桃花过雨凋零,比喻战争中的百姓家破人亡,年华老去。“杜宇伤春血泪流”,是说杜鹃在春天里哀啼流血,比喻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堪笑腐儒无可用”,是说那些空谈仁义、无所作为的书生们毫无用处。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生物的惨象,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无情。

尾联两句写诗人的态度。虽然诗人身处乱世,但仍然“下帷”讲学,研究《春秋》,以期望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下帷”,是把帷幕放下,表示闭门谢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清白。“说春秋”,是指研究儒家经典。

整首诗从开头到结尾,都紧紧围绕着“归田舍”这一题旨来展开议论,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局势的担忧和对书生迂腐、空谈的不满。全诗构思巧妙,立意高远,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