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五株柳,清风千载馀。
顾余心乃心,修名难与俱。
所以树六柳,于焉结吾庐。
门前有流水,树下堪钓鱼。
我柳已成阴,岂不怀放归。
人生一趋舍,世事纷万殊。
善学柳下惠,风雨慎攸居。
继迹子陶子,亦曰姑徐徐。
谁其知此心,南山默如愚。

【注释】

六柳庄: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境内。太守:官名,古代地方长官的职称,这里指沈约。五株:数词。千载:千年。顾余心乃心:回头看我心。修名:美好的声誉。难与俱:难以偕同。故:因此。六柳:六棵柳树。于焉:在那里。结吾庐:建造我的住所。门:门口。下流水:门前的溪流。树下堪:可以。钓:钓鱼。我柳已成阴:我的柳树已长成茂密的树荫。岂:哪。怀放归:思念归隐。人生一趋舍:人的一生有进有退,有所取舍。趋:追求。舍:放弃。纷万殊:纷纷复杂,变化多端。慎:谨慎、小心。继迹:继承前人的事业,这里指继承陶渊明的风格。子陶子:像陶渊明一样的人。姑徐徐:慢慢地,慢慢来。谁其知此心:谁能了解我的心?南山:终南山,终南山脉的南端,这里比喻隐居之地。默如愚:沉默寡言,像愚人一样。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柳为题,托物寓意,借柳抒怀,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华,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首联两句写景。“彭泽五株柳”,是作者对故乡风物的追忆。“清风千载馀”是说自己虽然远离故土,但家乡的清风仍时时吹拂着自己。诗人通过这两句描写,把读者带入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那郁郁葱葱的五株柳树,以及它们的倩影和风姿,使人感到一种清新、爽朗的气息。

颔联两句抒情。诗人面对故乡的景物,感慨万分,思绪万千。“顾余心乃心”,是说回首往事,心中充满愧疚;“修名难与俱”,是说美好的名声难以相随。这两个典故出自《庄子·大宗师》和《孟子·尽心上》。“顾余”即回顾我,“心乃”即心中的“心”。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不能忘情于仕途,也不能忘记归隐山林的愿望。

颈联两句写柳树与自己的关系。“所以树六柳”,是说为了建庐而种了六棵柳树;“于焉结吾庐”,是说我在这六棵柳树旁建起我的小屋子。这一联既写了自己的行动,又写出了自己的心情。他建庐种柳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归隐的愿望。“门前有流水,树下堪钓鱼”则是写他在柳树下悠然自得地钓鱼的情景。

尾联两句抒写自己的情怀。“我柳已成阴”,是说柳树已经长得浓荫遮天蔽日;“岂不怀放归”,是说难道不应该怀念归隐吗?这两句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尾联中“人生一趋舍”一句,出自《庄子·缮性》,意思是人生应当选择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不应贪恋荣华富贵;“世事纷万殊”一句,则来自《论语·颜渊》中的“天下何其多也,世事纷然多端。”这两句诗概括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表达了他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柳为题,托物寓意,借柳抒怀,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华,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清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