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车飒遝倚湖滨,湖畔青山夜色新。
为侍宸游分象纬,因随仙履上星辰。
勾陈影静千峰月,法界烟销万骑尘。
莫道秋光寒不耐,温泉云树暖如春。
【注释】
扈从:随从皇帝。功德寺:佛寺名,在今江苏镇江北郊。李渐庵:即李世熊,字渐庵。王忠铭:即王世贞,字良卿。徐检庵:即徐中行,字子升。二学士:指王、徐。登金山:登上金山寺,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南郊。对月:赏月。勾陈:星名,属井宿。法界:佛家语,指天地万物。
【赏析】
此诗是作者扈从功德寺陪同李渐庵大司寇王世贞、徐中行二学士登金山寺赏月之作。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金山寺夜月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首联“九月十三夜扈从功德寺陪李渐庵大司寇王忠铭徐检庵二学士登金山对月”,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时间地点。诗人在中秋佳节之夜,扈从功德寺陪同三位大官(李渐庵、王忠铭、徐检庵)一同登临金山寺,观赏明月。这三位大官分别是李世熊、王世贞和徐中行,他们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和官员,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同时,这也表明了作者与这两位大官之间的友谊关系。
颔联“为侍宸游分象纬,因随仙履上星辰”,表达了作者作为侍臣参与宫廷活动的心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神话传说中仙人乘履上天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这里的“分象纬”指的是划分天文方位,也就是观测星象的意思;“因随仙履上星辰”则是指随着仙人的足迹一起登上天空。这句诗既表现了作者的高雅情趣,也体现了他对天文历算的深厚造诣。
颈联“勾陈影静千峰月,法界烟销万骑尘”,描写了月亮照耀下的千峰万壑以及云烟缭绕的景象。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佛教术语“勾陈”(星名)、“法界”(天地万物)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认为,虽然人间的一切都如同云烟一般,但只要心中充满正气,就能够超越一切困境,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尾联“莫道秋光寒不耐,温泉云树暖如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与期待。他坚信,尽管现在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够迎来美好的明天。这句诗既是对自己所作诗歌内容的回应,也是对广大读者的一种鼓舞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