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愧王尊节,秦虚郑国塘。
一朝通兖冀,终古奠徐扬。
作舍谋应破,盈庭议乃襄。
藏书封宛委,画阁勒旗常。
力竭身其瘁,劳深报未偿。
无论升鼎鼐,有以润缥缃。
忆昔钟庚昴,岿然起豫樟。
垂天凌凤翥,振海压龙翔。
道解环中趣,谈倾稷下场。
文章追两汉,翰墨俯诸王。
赵璧连城价,隋珠照乘光。
风猷洵骇厉,器度展汪洋。
射策趋深殿,持荷步广廊。
声华人绿鬓,阀阅世青箱。
试政名城宰,蜚英华省郎。
喷沙辕历块,切玉剑垂芒。
闽海常公化,河阴召伯棠。
三齐崇岳牧,七命备圭璋。
大国行风俗,中台布纪纲。
忧氓思扇暍,祝岁试吞蝗。
望野飙犹赤,搴帷鬓欲苍。
非因勤振贷,安得慰流亡。
北斗回星履,东人宿绣裳。
方齐祠汉相,学垒社庚桑。
藻火庸匡舜,盐梅实佐商。
九流钦水鉴,百辟式羔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述大司空镇山朱师治河功成百韵》。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我们来理解诗句本身的含义:
- “汉愧王尊节,秦虚郑国塘。” 描述了汉朝和秦朝的水利工程,王尊在汉朝治理黄河时表现出色,而秦朝则因为过度开垦导致田地沙化,没有像王尊那样成功的治理黄河。
- “一朝通兖冀,终古奠徐扬。” 表达了对过去治理黄河成功的人们的怀念与赞美,他们使得黄河水患得到了解决,也为后世提供了稳定的生活条件。
- “作舍谋应破,盈庭议乃襄。” 描述了人们为了解决黄河的水患,不惜破坏旧有的建筑,进行新的建设,展现了人们对治黄事业的坚定决心。
- “藏书封宛委,画阁勒旗常。” 描述了人们将书籍收藏起来,用宛委来保护;将绘画装饰在画阁上,以示尊重。
- “力竭身其瘁,劳深报未偿。” 表达了人们为了治黄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他们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回报。
- “无论升鼎鼐,有以润缥缃。” 表达了人们在治黄事业中的付出不仅得到了认可,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忆昔钟庚昴,岿然起豫樟。” 回忆了古代治黄英雄们的事迹,他们如同矗立不倒的豫樟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 “垂天凌凤翥,振海压龙翔。” 形容了治黄英雄们在天空中凌空翱翔,如同凤鸟展翅飞翔;他们在大海中压住巨龙,象征着他们的威武和力量。
- “道解环中趣,谈倾稷下场。” 描述了治黄英雄们在谈论治水之道时,能够洞察其中的乐趣;他们在讲述治水故事时,能够让听众倾倒。
- “文章追两汉,翰墨俯诸王。” 表达了作者对于治黄英雄们的文章和书法艺术的敬仰,认为他们的成就超越了两汉时期的所有人物。
- “赵璧连城价,隋珠照乘光。” 比喻治黄英雄们的文章和书法艺术如同价值连城的宝玉和明珠一样珍贵。
- “风猷洵骇厉,器度展汪洋。” 形容治黄英雄们的决策和风范如同海浪一般波澜壮阔。
- “射策趋深殿,持荷步广廊。” 描述了治黄英雄们在朝廷中积极参与讨论,并在宽敞的走廊里行走。
- “声华人绿鬓,阀阅世青箱。” 形容治黄功臣们的声望如绿发般高远,家族世代繁荣昌盛。
- “试政名城宰,蜚英华省郎。” 描述了治黄功臣们在政治舞台上担任重要职位,并成为杰出的官员。
- “喷沙辕历块,切玉剑垂芒。” 形容治黄功臣们如同锋利的武器,能够斩断沙土,清除河道中的障碍物。
- “闽海常公化,河阴召伯棠。” 提到了治黄功臣们在闽海和河阴两地的功绩,如同召公般受到人们的敬仰。
- “三齐崇岳牧,七命备圭璋。” 描述了治黄功臣们在三齐地区受到尊崇,被赐予七枚圭璋作为赏赐。
- “大国行风俗,中台布纪纲。” 形容治黄功臣们在国家中推行良好的风俗和法规,为朝廷树立了典范。
- “忧氓思扇暍,祝岁试吞蝗。” 描述了治黄功臣们关心民众的生活状况,希望能够帮助他们驱赶疾病和害虫。
- “北斗回星履,东人宿绣裳。” 形容治黄功臣们在夜晚巡视河道时如同星辰般璀璨,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安慰。
- “方齐祠汉相,学垒社庚桑。” 提到了治黄功臣们如同祭祀汉代丞相般受人尊敬,他们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藻火庸匡舜,盐梅实佐商。” 形容治黄功臣们在道德修养上如同辅佐舜帝的陶工一样贤明,他们用盐梅来辅助商朝的发展。
- “九流钦水鉴,百辟式羔羊。” 形容治黄功臣们的智慧和品德受到了九流人士的敬佩,他们成为了百官的楷模。
这首诗通过赞颂治黄功臣们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品德,歌颂了他们在治黄事业上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深深的怀念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