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慕香山胜,振衣度石林。
烟岚开上界,台殿倚层岑。
地尽群峰合,天回四壁阴。
松关旁翳日,杏阁仰扪参。
树结菩提色,泉飞梵呗音。
归云朱拱宿,闲鸟翠屏吟。
涌塔名多宝,开田号布金。
西湖寒雨断,北阙暮烟深。
客饭伊蒲供,僧房薜荔侵。
禅心无去住,游迹且浮沉。
【解析】
此诗为作者游香山寺时所作,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有议论的七言古诗。全诗十句,前八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夙慕香山胜”,点明自己对香山寺的向往之情;第二句“振衣度石林”,描绘了诗人来到寺庙的兴奋之情;第三至第六句“烟岚开上界,台殿倚层岑”,写寺庙周围的景色;第七至第九句“松关旁翳日,杏阁仰扪参”,描写寺庙内的景色;第十句“涌塔名多宝,开田号布金”,以佛教经文作比,赞美了香山寺的盛况。
【答案】
夙慕香山胜,振衣度石林。
早闻其盛名。“夙慕”即夙夜思念,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向往、敬慕。“香山”是地名,指香山寺。“胜”是指风景优美的地方。“振衣”指抖去身上的尘土,表示轻松愉快的心情。“度”指经过,经过石林。“石林”指山林之中,有许多岩石,像树林一样密集排列。“振衣度石林”是说诗人在游览香山寺时,心情愉悦,意气风发。“烟岚开上界,台殿倚层岑”。“烟岚”指云雾或烟霭。“开”指开阔,这里指展开。“台殿”指寺院里的楼台殿堂。“倚”指靠着,这里是高耸的意思。“层岑”指层层叠叠的高峻山峰。“烟岚开上界”、“台殿倚层岑”,写香山寺周围的景色。“地尽群峰合,天回四壁阴”。地尽指地面,天回指天空。群峰指许多山峰,合指连接。“四壁阴”是说四面的墙壁都笼罩着阴暗,形容山峦重叠,遮天蔽日。“地尽群峰合,天回四壁阴”,是说香山寺周围群山环抱,四周被云雾所遮蔽,景象十分壮观。“松关旁翳日, 杏阁仰扪参。”松关旁是松树关口旁边, 翳日是遮蔽太阳,这里指松树关口旁边的松柏掩映着阳光。“仰扪参”仰望着参星。参星又叫商星,在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中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物。“杏阁”是寺院中一座建筑,阁内种植杏树,所以叫杏阁。杏阁仰扪参,是说站在杏阁之上仰望参星,写出了诗人对参星的仰慕之情。“树结菩提色, 泉飞梵呗音”。菩提色指菩提树的颜色,梵呗音指诵念佛经的声音。“菩提”指觉悟,觉悟的树木。“梵呗”指佛教徒的诵经声。“飞”指飘洒、飞扬。“飞梵呗音”是说佛教徒在诵经,声音如飞泉般洒落,给人以清幽之感。“归云朱拱宿, 闲鸟翠屏吟。”归云指流云,朱拱宿指夕阳映红的山峦。翠屏指绿色的屏风,闲鸟指悠闲的鸟儿。“吟”指低声吟唱。“归云朱拱宿, 闲鸟翠屏吟”,写傍晚时分,诗人在寺院中看到夕阳映红了山头、流云悠悠、鸟儿在翠绿的屏风上轻声鸣唱的情景。“涌塔名多宝, 开田号布金。”涌塔指高大的宝塔,多宝是佛教用语,意思是佛塔里面藏有各种宝物。“开田号布金”意思是说寺院的田地里种满了庄稼,而寺院又有很多钱,因此人们常称寺院富丽堂皇。这两句话用佛教经文作比,赞扬了香山寺的盛况。“西湖寒雨断, 北阙暮烟深。”西湖即杭州西湖, 寒雨指寒冷的雨,断指断绝。北阙指京城北门的宫殿,暮烟深指傍晚时的烟雾缭绕。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冬天寒冷的雨已停息,京城北阙上空烟雾弥漫。“客饭伊蒲供, 僧房薛荔侵。”伊蒲供指僧人提供的饭菜,薛荔指一种藤类植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游客们在寺院中就餐,僧人则在僧房中休息,而薛荔藤蔓则爬进了僧房。“禅心无去住, 游迹且浮沉。”禅心指禅定之心,无去住指没有固定之处。“游迹”指旅游的足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的心志已经达到了禅定的境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心都是平静安详的,他的脚步也没有固定的去向,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