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侯与卿,侐寝无遗迹。
桐乡一啬夫,至今有社稷。
民志谅难谐,德声允无斁。
邈哉邵武丞,乃与千秋匹。
蚤耽竹素编,暮随升斗檄。
十载和鸣琴,鸾凤栖枳棘。
折狱照覆盆,赋政悬尺籍。
老挂武夷冠,云卧仙岩碧。
犹馀棠树阴,清风满旧邑。
长吏备时烝,泽宫参侑食。
赤绂岂无人,伊谁分半席。
柳勒武功铭,韩记蓝田璧。
娄江笔如椽,亦永循良绩。
公真不负丞,是为黄绶式。

【注释】

古者侯与卿,侐寝无遗迹。

桐乡一啬夫,至今有社稷。

民志谅难谐,德声允无斁。

邈哉邵武丞,乃与千秋匹。

蚤耽竹素编,暮随升斗檄。

十载和鸣琴,鸾凤栖枳棘。

折狱照覆盆,赋政悬尺籍。

老挂武夷冠,云卧仙岩碧。

犹馀棠树阴,清风满旧邑。

长吏备时烝,泽宫参侑食。

赤绂岂无人,伊谁分半席。

柳勒武功铭,韩记蓝田璧。

娄江笔如椽,亦永循良绩。

公真不负丞,是为黄绶式。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邵武丞郑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诗的第一句“古者侯与卿,侐寝无遗迹”表达了古代的侯、卿等官员虽然位高权重,但最终却无法留下任何痕迹,这与他们生前的辉煌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句寓意着郑公虽然在生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却无法留下任何痕迹,只能以他的名声和事迹来流传后世。

诗的第二句“桐乡一啬夫,至今有社稷”则进一步强调了郑公的非凡之处。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官,但却能够治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安居乐业,甚至能够使整个国家都受益。这体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

诗的第三句“民志谅难谐,德声允无斁”则进一步描绘了郑公的政绩和声誉。他的德行和声誉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对他的评价始终如一,没有改变过。这表明他的德行和声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标杆。

诗的第四句“邈哉邵武丞,乃与千秋匹”则是对郑公的更高评价和赞誉。他被后人誉为“与千秋匹”,这意味着他的名声和地位将永远超越前人,成为千古以来的典范。这是对郑公最高的赞誉和肯定。

诗的第五、六两句“蚤耽竹素编,暮随升斗檄。”则描述了郑公的生活状态和他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他白天沉迷于读书学习,夜晚则忙于处理各种公务公文。这种勤奋好学、严谨务实的精神正是郑公作为一位优秀官员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诗的第七、八两句“十载和鸣琴,鸾凤栖枳棘”则是对郑公十年来政绩的概括和总结。在这十年里,他如同和鸣的琴音一样和谐而美好,他的政绩如同鸾凤栖息在枳棘之中一样高远而不凡。这是对他政绩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诗的第九、十两句“折狱照覆盆,赋政悬尺籍”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政绩和能力。他能够准确地判决案件、制定政策,使得政事得以顺利进行。这种卓越的能力和才干正是他作为一个官员应有的素质。

诗的第十一、十二两句“老挂武夷冠,云卧仙岩碧”则表达了郑公晚年的生活状态和他追求的理想境界。他虽然已经年老退休,却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他的这种生活态度和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体现。

诗的第十三、十四两句“犹馀棠树阴,清风满旧邑”则描绘了他留给后人的影响和贡献。他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的精神和影响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后人。这使得他的一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和典范。

诗的第十五、十六两句“长吏备时烝,泽宫参侑食”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社会地位和荣誉。他作为一位长期任职的官员,不仅在平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而且还能享受到皇帝的赏赐和优待。这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负责。

诗的第十七、十八两句“赤绂岂无人,伊谁分半席”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尽管有很多人担任高级官职,但真正能够与他并肩作战、分享半壁江山的却是屈指可数的人。这表明他的能力和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

诗的第十九、二十句“柳勒武功铭,韩记蓝田璧”则进一步展示了他在历史和文化上的贡献。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作,这些都是他智慧和才能的见证,也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诗的第二十一、二两句“娄江笔如椽,亦永循良绩”则再次强调了他的杰出成就和崇高地位。他的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已经成为了一种传奇。这也体现了他对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和崇高地位。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对邵武丞郑公的生平事迹、政绩表现和社会影响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高尚品德和崇高地位。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郑公深深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