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佛宫谁者筑,珠楼宝殿横山麓。僧徒指点为予说,此寺方成主人逐。
忆昨十载气薰天,吐纳日月挥云烟。外廷稍引三公势,内禁亲操六玺权。
出入钩陈留筦钥,笑谈甲观走金蝉。建寺平侵贵主第,施僧直请大官钱。
输来多宝堆成塔,辇尽黄金布作田。法宫梵宇何连曼,胜地名区看不断。
墓上林园学九陵,祠前楼阁成双观。落成牛酒国亲供,建醮香花天女献。
吁嗟此寺独渺小,赤刀已欲盈千万。我皇神威符世祖,距脱大奸俯地取。
郭家金穴入水衡,邓氏铜山归少府。庐儿解玉乞街衢,宅妇怀簪随卒虏。
惟馀此寺在郊原,虹梁绮搆谁为主。蛛网空悬梵铎风,青苔自锁玱琅雨。
盛衰转盼那不有,几年翻覆看如许。君不见江陵城头土三尺,若敖馁鬼不来食。
一代贤豪此谓何,尔全首领恩亦极。

【注释】

双林寺:在杭州灵隐寺南。

道旁:路旁边。

佛宫:佛教的寺院或塔庙。

珠楼宝殿:指寺庙中的华丽楼台和殿堂。

僧徒:僧侣。

此寺方成主人逐:这座寺庙将要被主人占据。

忆昨十载气薰天:回忆起过去十年,这里指作者当权时的情况。

吐纳日月挥云烟:吞吐日月,挥动云雾。比喻权势显赫。

外廷:朝廷。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即丞相。

内禁:皇宫内部。

钩陈:古代宫殿中的一种建筑,位于宫廷的正南方。这里借代皇帝所居之处。

甲观:甲第,高官显贵的住宅。

输来:运来。

多宝:多宝塔。

辇尽:装满了车。

金田:金子铸成的田土。

法宫:佛寺。

梵宇:寺庙。

连曼:连绵不断。

胜地:风景优美的地区,这里指名胜之地。

九陵:指帝王陵墓。

祠前:指寺庙前。

双观:指寺庙与祠堂。

落成:建成。

牛酒国亲供:皇帝亲自供给牛酒。

建醮:举行道教仪式。

香花:烧香敬神。

赤刀:指刑杀。满千万:充满无数。

我皇神威符世祖:我皇的神威足以制服世人。

郭家金穴入水衡,邓氏铜山归少府:郭家、邓家的豪门大族,都进了皇家的金库。

庐儿解玉乞街衢:儿子在街上用玉器换零花钱。

宅妇怀簪随卒虏:妻子跟着士兵去了。

虹梁绮構:华丽的屋架。

蛛网空悬梵铎风:蜘蛛网悬挂在空中,随风飘荡。

青苔自锁玱琅雨:青苔从门缝里渗出,滴落在屋瓦上。

盛衰转盼那不有,几年翻覆看如许:兴盛衰落转眼之间就发生了,几年过去了,形势又怎样了呢?

若敖馁鬼不来食:如果若敖的鬼怪不来吃这些败兵之将的尸体,那么,他们的尸骨就不会腐烂。

一代贤豪此谓何,尔全首领恩亦极:这样的一代英雄是谁啊?你们完全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你们的功劳也就到了尽头了。

【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南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作者为修建双林寺而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和佛教势力抬头的担忧。诗中以“双林寺”为中心,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首联“道旁佛宫谁者筑”,诗人直接点题,指出双林寺的建立者就是那些佛道两教之人。接着通过描写珠楼宝殿等华丽建筑,进一步突出其建筑之宏伟壮丽。同时,也暗示了佛教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颈联“僧徒指点为予说,此寺方成主人逐”,诗人通过描绘僧人对自己讲述关于双林寺的历史故事,以及自己对于双林寺即将成为主人的恐惧,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势力抬头的担忧和警惕。

中间四句“忆昨十载气薰天,吐纳日月挥云烟。外廷稍引三公势,内禁亲操六玺权”,诗人回忆过去十年的政治形势,感叹当时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势力逐渐上升的担忧和不安。尾联“吁嗟此寺独渺小,赤刀已欲盈千万。我皇神威符世祖,距脱大奸俯地取”,诗人感叹双林寺虽然小巧,但是佛教势力已经膨胀到如此程度,以至于连皇帝都要屈服于它的强大压力之下。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忧虑,而且也揭示了佛教势力对国家政治的巨大影响。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他对佛教势力逐渐上升的担忧和不安。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之成为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