忉怛赴家难,仓皇纳符节。
露宿寄杪蝉,水征委波叶。
伏阙将上章,微诚希见雪。
沧溟浩茫茫,精卫日衔血。
蝼蚁悲原土,虎豹守天闑。
次且夷门里,冀与侯氏诀。
河岳变须臾,风云走飘瞥。
岂乏长者过,蓬蒿掩其辙。
乃知洗颍意,惧贻焚山孽。
同隐复异悰,含辛当谁说。
天津问汪氏不遇
《天津问汪氏不遇》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诗人因求见友人而不得,故作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翻译:
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去探望你,没想到却一无所获,白白地浪费了时光。
露宿在树枝上,听秋蝉的叫声;水路行船,看到水面漂着荷叶。
到宫门前上书皇帝请求任用,我的一片忠心却得不到赏识。
大海浩瀚无边,精卫鸟衔来西山上的石子,填进东海。
蝼蛄蚂蚁悲叹原野荒芜,老虎豹子守卫着天山。
不久又回到夷门,希望能和您诀别。
风云变幻不定,转眼之间,一切如烟云消散。
岂止是因为缺少长者的德行而过不了这一生?蓬蒿丛中,掩盖了那曾经走过的路。
于是明白了洗耳自适的心情,恐怕留下焚书坑儒的罪孽。
隐士与俗人不同情同志,含辛茹苦,谁能诉说衷肠。
注释:
1.天津:即太原,今属山西。
2.将:送。
3.伏阙:指拜谒宫殿。
4.见雪:被接纳、录用。
5.沧溟:大海。
6.精卫:传说中炎帝的小女儿,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木石填海。
7.原土:原野。
8.天闑(huái):天门,神话传说中昆仑山的门户。
9.次且:不久。
- 冀:希望。
- 侯:对人的尊称。
- 河岳变须臾:黄河、泰山都在顷刻间改变。须臾,片刻。
- 风云走飘瞥(piē):风云变幻,转瞬之间。飘瞥,飘忽。
- 焚山:传说中鲧(Gǔn)的儿子大禹治水十三年后,他的父亲鲧被舜帝杀死,埋在羽山,山上的树木都烧光了。后人把这种治水的艰辛比喻为“焚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访友不得而归的情景,抒写了他内心的愤慨不平和无可奈何的心情。首联“忉怛赴家难,仓皇纳符节”,写自己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及迫切心情。颔联“露宿寄杪蝉,水征委波叶”,写自己在旅途中的辛苦和孤独,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颈联“伏阙将上章,微诚希见雪”写自己向君主呈献奏章,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但结果却是“微诚希见雪”,即希望落空。尾联“沧溟浩茫茫,精卫日衔血”写大海浩瀚无际,精卫鸟每天坚持不懈地从西山衔石投入东海之中,以此表示自己的坚贞不屈的决心。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