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月堕棂,淅淅竹敲瓦。
呻吟不成寐,数至街鼓罢。
我羡毕陵伽,视身如土苴。
𢬵此半残足,博得全般若。
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痛者。
此义颇亦闻,其如不能舍。
【解析】
此诗为七律,全篇写月下病榻的苦况。开头二句写诗人在月色下,夜不成寐,痛苦呻吟,辗转反侧。第三四句点题,说自己羡慕毕陵伽(佛教语)能“视身如土苴”,而自己却只能“𢬵此半残足”。五六两句写自己虽已博得了“全般若”(佛家语),但痛楚难忍仍不能解脱,这两句是说,即使我有了般若智慧,也无法摆脱痛苦的折磨。末两句写虽然如此,我还是听说了般若波罗蜜多这种大法,但就是无法放下它。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因疾病缠身而不能解脱的痛苦心情,也反映了佛教徒对生死苦痛的无奈与逃避。
【答案】
译文:
月儿慢慢落下,竹叶淅沥地响,敲着屋瓦发出声响。
我呻吟着,痛苦得睡不着觉,一直数到街鼓声停息。
我羡慕毕陵伽,看自己的肉体就像泥土一样。
我的半只脚已经残废了,但我终于得到了般若。
四大皆非我有,谁为我承受这些痛苦?
这种道理我也听说过,可就是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