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月堕棂,淅淅竹敲瓦。
呻吟不成寐,数至街鼓罢。
我羡毕陵伽,视身如土苴。
𢬵此半残足,博得全般若。
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痛者。
此义颇亦闻,其如不能舍。

【解析】

此诗为七律,全篇写月下病榻的苦况。开头二句写诗人在月色下,夜不成寐,痛苦呻吟,辗转反侧。第三四句点题,说自己羡慕毕陵伽(佛教语)能“视身如土苴”,而自己却只能“𢬵此半残足”。五六两句写自己虽已博得了“全般若”(佛家语),但痛楚难忍仍不能解脱,这两句是说,即使我有了般若智慧,也无法摆脱痛苦的折磨。末两句写虽然如此,我还是听说了般若波罗蜜多这种大法,但就是无法放下它。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因疾病缠身而不能解脱的痛苦心情,也反映了佛教徒对生死苦痛的无奈与逃避。

【答案】

译文:

月儿慢慢落下,竹叶淅沥地响,敲着屋瓦发出声响。

我呻吟着,痛苦得睡不着觉,一直数到街鼓声停息。

我羡慕毕陵伽,看自己的肉体就像泥土一样。

我的半只脚已经残废了,但我终于得到了般若。

四大皆非我有,谁为我承受这些痛苦?

这种道理我也听说过,可就是放不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