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槽细压,紫溜泠泠,滴碎珠千斛。鹔鹴初赎。谁揩醒、卓女远山黛绿。
朱樱小蹙。风袅处、山香几曲。捧屈卮、徐露春芽,一样纤纤玉。
何事锦围翠簇。只枝头一点,买断金谷。灵犀轻嘱。
微酣后、记取夜来题目。双鬟趁逐。扶俺向、碧纱厨宿。
夸醉乡、还傍温柔,此际平生足。

【注释】

檀槽:指乐器。紫溜,水波荡漾的声音。鹔鹴:一种鸟。赎:赎买。远山黛绿:形容女子眉毛的颜色像远山一样青翠。朱樱:樱桃。小蹙:轻轻皱起。风袅处:风吹过的地方。山香几曲:山中的花香弥漫了好长一段道路。屈卮(zhī):古代的一种酒器。春芽:初生的嫩芽,喻指美人的娇艳。锦围:五彩缤纷的花丛。翠簇:翠绿的树丛。金谷:晋代石崇的别墅名。此处泛指富丽堂皇的地方。灵犀:犀牛的角,相传是恋人之间相通的凭证。

【赏析】

《题美人捧觞》是唐代诗人韩偓的《香奁集》中组诗作品之一,作于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二月。此词咏美人醉酒后醉态。上片描写美人醉酒后的情态和环境;下片写美人醉酒后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全词语言华美,意境清幽,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此词以“美人”为主体,写她饮酒后的美丽形象。上阕开头即写她“捧樽”,在细乐声中“酕”(饮),“滴碎珠千斛”。这里用“酕”字,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听,又写出了酒的甘醇可口,同时把美人的醉态写活了。“酕”字,本为动词,意为“斟满”“斟到”。在这里,它已兼有形容词的作用,可以形容美人的酒量很大,也可以形容美人的美色令人倾倒。“酕”字,又是一个双声叠韵字,由它构成的句子,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好听。

“鹔鹴初赎,谁揩醒、卓女远山黛绿。”这里用“鹔鹴”一词,说明主人为了给客人解乏,特地买了一只鸟来唱歌助兴,歌声宛转悠扬,使卓文君那样美丽的佳人,都感到心旷神怡,眉宇间的愁云一扫而空。“谁”字是疑问语气词,用来加强反诘的语气,表现出主人对客人的关切和殷勤之情,也表现了美人被主人的真情感动,酒意全消的情景。“朱樱小蹙,风袅处、山香几曲。”这几句写美人饮酒后的样子。樱桃小嘴微微翘起,好像轻轻地皱着眉头。微风吹来,花枝摇曳生姿,飘散出阵阵山野的清香。这里的“小蹙”、“袅处”都是写美人喝酒后神情恍惚之状。“朱樱小蹙”与前面的“远山黛绿”形成强烈的对照:“朱樱”是指樱桃花,颜色鲜艳如朱砂,故称。“小蹙”则形容其神态轻盈、娇柔妩媚的样子。“风袅处”,“袅”通“袅”,形容风吹过来时,花枝随风摇曳,好像在舞动。这两句写酒宴上美人的醉态,写得极妙。

下阕开始,“捧屈卮、徐露春芽,一样纤纤玉”,是写美人喝酒后的神情和动作。从这四句可以看出,美人此时已经完全沉醉了,她举起酒杯,慢慢地向自己的唇边送去,仿佛是在品味着春天的甘露。“何事锦围翠簇?”这一句是对前面“朱樱小蹙”的解释,也是美人对自己喝酒原因的一种自我安慰。接着,“只枝头一点”,写美人饮酒后的醉态。“灵犀轻嘱”则是说美人在喝酒后,将她的心事告诉了自己。最后一句“微酣后、记取夜来题目”,是说美人在喝酒后,将自己的心情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希望他能记住这个美好的夜晚。“双鬟趁逐,扶俺向、碧纱厨宿。”这一句是说美人喝完酒后,让侍者扶着她去睡觉。

整首词以美人饮酒为主题,通过对美人醉酒后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她的美貌与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她深厚的感情。整首词语言华美,意境清幽,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