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照疏帘,雨歇青山暮。白鸟鸣边一半开,香霭和烟度。
楼上见平湖,影隔青林雾。吹断鸾箫兴未阑,月照芙蓉露。
夹城夜月
赏析王洪《卜算子·夹城八景》
- 诗句原文
斜日照疏帘,雨歇青山暮。白鸟鸣边一半开,香霭和烟度。楼上见平湖,影隔青林雾。吹断鸾箫兴未阑,月照芙蓉露。
- 译文注释
斜阳照射在疏帘上,雨过天晴后山色渐显宁静。白鹭在江畔鸣叫,一半是开放状态,另一半则隐藏在烟雾中。楼上可以望见平静的湖面,湖面的影子被青翠的树林所遮掩。风吹动着鸾箫声,我兴致勃勃地吹奏,但月亮还未落下,月光照耀下芙蓉花上的露珠闪烁。
-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夹城夜色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诗中的“白鸟”、“青林”等元素,既营造了宁静、幽远的氛围,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诗人王洪的高超艺术造诣。
- 评析
《夹城夜月》作为“湖墅八景”之首,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社会价值。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杭州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展现无遗。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此外,《夹城夜月》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研究杭州的历史变迁、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见证。
- 创作背景
《夹城夜月》的创作背景源于杭州夹城的美景。夹城位于杭州西湖的东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街。这里的夜景别具一格,尤其是夜晚观月的场景更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赏景吟咏。因此,王洪选择了这个题材来创作他的名篇《夹城夜月》。在创作过程中,王洪运用了他的诗词才华,将夹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融入其中,创作出这首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 相关典故
“夹城”即杭州西湖的东岸,一条古老而美丽的街道。相传在古代,这里曾有一位名叫德胜桥的女子居住在这里。她美丽动人,深受村民们的喜爱。然而,德胜桥却因一场意外而失踪了。村民们非常悲痛,他们决定在夹城建一座桥梁纪念德胜桥,这就是现在的德胜桥。每当中秋之夜,人们都会在夹城桥上欣赏美丽的月色,寄托哀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