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还馀、莺花几许,容吾酬尽春债。向来淡墨写虚空,也须添朱着黛。真狡狯。拈一片、落英欲揉韶光碎。泼天无赖。拚古庙香炉,荒村迓鼓,社夥从新赛。
痴绝处,瘦骨披襟潇洒。倚阑目断天外。归禽谁戢双双翼,栖稳垂杨烟霭。空惭愧。喷热血、心肝摘出从人卖。寸丝留在。便棠杜云寒,白杨风起,不道馀香坏。
这首诗是辛弃疾晚年的一首词,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当时辛弃疾因被弹劾落职闲居上饶带湖。
下面是诗词原文:
问还馀、莺花几许,容吾酬尽春债。向来淡墨写虚空,也须添朱着黛。真狡狯。拈一片、落英欲揉韶光碎。泼天无赖。拚古庙香炉,荒村迓鼓,社伙从新赛。
痴绝处,瘦骨披襟潇洒。倚阑目断天外。归禽谁戢双双翼,栖稳垂杨烟霭。空惭愧。喷热血,心肝摘出从人卖。寸丝留在。便棠杜云寒,白杨风起,不道馀香坏。
注释:
- 问还馀、莺花几许,容吾酬尽春债:指春天的景色和美好时光。“问还馀”是询问春天还剩下什么,“莺花”是春天的象征,“几许”是一些。“春债”是指春天欠下的债务,即春天欠下的美好时光。辛弃疾用“问”字表达出他对于春天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的时间的无奈。
- 向来淡墨写虚空,也须添朱着黛。真狡狯:指辛弃疾用淡墨描绘虚空,又用朱红和黛绿色点缀,使画面生动起来。“真狡狯”是形容词,意为辛弃疾在画中运用了巧妙的手法。
- 拈一片、落英欲揉韶光碎。泼天无赖:指辛弃疾把落英片片揉碎,仿佛要打碎这美好的时光。“泼天”形容时间如水般流逝,不可阻挡。“无赖”是形容词,意为调皮捣蛋的样子。
- 拚古庙香炉,荒村迓鼓,社伙从新赛:指辛弃疾在古庙里烧香祈福,又在荒村里迎接鼓乐,与村民们一起重新举办祭祀活动。“拚”是拼凑的意思,“社伙”是指村民。“从新赛”是指重新举行比赛或活动。辛弃疾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
- 痴绝处,瘦骨披襟潇洒。倚阑目断天外:指辛弃疾站在栏杆前,看着外面的天空,感到无比的寂寞和失落。“痴绝”是形容词,意为极其痴情;“瘦骨披襟潇洒”形容辛弃疾消瘦而又有风度;“倚阑目断天外”表示辛弃疾在栏杆边看着天空,直到视线尽头。这里表达了辛弃疾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 归禽谁戢双双翼,栖稳垂杨烟霭:指归鸟的双翼已经收拢,停在垂杨柳枝上;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戢”是收起的意思,“栖”是栖息的意思。这里表达了辛弃疾对归鸟的羡慕之情和内心的平静。
- 空惭愧,喷热血,心肝摘出从人卖:指辛弃疾因为无法摆脱困境而感到羞愧;他将心血都奉献给了国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空惭愧”是形容词,意为感到惭愧;“喷热血”,比喻辛弃疾将自己的热血奉献给了国家;“心肝摘出从人卖”是指为了拯救国家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甚至不惜将心肝献给他人。这里表达了辛弃疾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 寸丝留在。便棠杜云寒,白杨风起,不道馀香坏:指辛弃疾留下的一缕头发,就像棠梨树叶和白杨树的气味一样,即使它们飘散在空中,也不会被风吹走。这里的“棠杜”是一种树木,“白杨风起”则形象地描述了白杨树随风摇曳的情景。最后一句表达了辛弃疾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充满了悲壮和无奈的情绪。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国家的责任。全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动作的刻画,展现了辛弃疾孤独、悲伤和坚韧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