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彩燕,晓色动帘旌。
迟子不时至,南楼春自生。
裁诗供帖子,阁酒听啼莺。
白日流云暖,梅花初雪晴。
闲窗落香烬,残火宿茶铛。
败叶鸣阶戺,分明识履声。

【注释】

迟:停留,逗留。

彩燕:彩绘的燕子。

晓色:晨光或天色微明的景象。

动:摇动、振动。

裁诗供帖子:裁制诗文来祭奠亡灵的帖子。

阁酒:指把酒杯放得离嘴边稍远些,让酒气散发出去。

白日流云暖:形容春天阳光明媚温暖。

梅花初雪晴:梅花刚开,雪花还没有飘落,天气晴朗。

闲窗落香烬:在闲静的窗前,落花已经堆积成堆,炉中残火仍在燃烧着。

宿茶铛:留宿在茶锅上的余烬。

败叶鸣阶戺(jiù):枯黄的叶子在台阶上沙沙作响。戺,台阶边。

履声:穿鞋走路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立春日诗人在南楼中等待友人,而友人迟迟不来的情景。全诗从盼人到见人,从见人到别人,由远及近,步步深入。首二句写春景,为后二句写人张本;三、四两句写待友人之久之苦,渲染了气氛;五六句写送别时的情形,又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心情;末二句写别后思念,点出诗题“立春”,使诗情更进一层。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委婉深挚,含蓄蕴藉。

诗的前二句“东风吹彩燕”和“晓色动帘旌”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东风”二字,不仅点明了时令,而且暗含着一种催人入春的感觉。“彩燕”是候鸟,“晓色动帘旌”中的“晓色”则暗示出“立春”的到来。“东风吹彩燕”,是说春风送来了彩燕,它飞来飞去,活泼可爱。“晓色动帘旌”则是说天刚刚亮,帘子被风吹动了。这里用“晓色”代替“曙光”,既避免了重复,又使诗意更加丰富。一个“动”字,写出了帘子的摇曳,也写出了风的力度。“迟子不时至”,这一句是说诗人在立春这一天盼望着他的朋友,但是朋友却没有如期到来。“不至”二字写出了诗人焦急的心情。“南楼春自生”,是说春天已经到了南方的楼台,楼台里已经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句是说诗人的朋友没有到来,但春天却来了,这两句是说,诗人在立春这一天盼望着他的朋友,但是朋友却没有如期到来。他站在南楼里,看着春天的到来,却见不到他的朋友。“迟子”、“不至”与“迟”、“不”相对应,都表现出诗人焦急的心情。

“裁诗供帖子,阁酒听啼莺”两句是说诗人在立春这一天,准备了一些诗文来祭祀亡灵的帖子,并准备了美酒来招待客人。这两句是对前面所说的诗人和朋友不期而遇的描写。“供帖子”、“听啼莺”都是表现诗人招待客人的活动,而“裁诗”“阁酒”则是对诗人自己活动的描述。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所说诗人和朋友不期而遇的具体描写,也是对后面所说诗人和朋友分别时的描写。“阁酒听啼莺”,是说诗人将美酒摆在离嘴边稍远的地方,让酒气散发出去,然后听着窗外鸟儿的啼鸣。“阁酒”与“供帖子”是相呼应的,都是表现诗人招待客人的活动;而“听啼莺”与“听啼莺”是相呼应的,都是表现诗人自己听鸟儿的啼鸣。

“白日流云暖”与“梅初雪晴”是说太阳高照,云层流动着,阳光温暖;梅花刚刚开放,雪花还没有飘落,天气晴朗。这两句是说,虽然太阳高照,云层流动着,阳光温暖,但是梅花刚刚开放,雪花还没有落下,天气还不算太晴朗。这两句是说,虽然诗人的朋友没有到来,但春天却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

诗的最后两句是说,在闲静的窗前,落花已经堆积成一堆,炉中残火仍在燃烧着。“残火”一词,既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而“宿茶铛”则是说诗人留宿在茶锅上的余烬,这两句是说,虽然诗人的朋友没有到来,但诗人却仍然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整首诗从盼人到见人,从见人到别人,由远及近,步步深入。开头两句写春景,为后二句写人张本。三四两句写待友人之久之苦,渲染了气氛。五六两句写送别时的情形,又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心情。末二句写别后思念,点出诗题“立春”,使诗情更进一层。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委婉深挚,含蓄蕴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