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江山穴出虎,六朝形胜势蟠龙。
皇基易绍因迁鼎,家痛难忘异举烽。
夜半谁知越州驾,平明自失景阳钟。
白头挥日惭无力,西望酣歌泪湿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金陵三首·其三》。

诗句:

  1. 三辅江山穴出虎,六朝形胜势蟠龙。
  • “三辅”指的是汉朝时期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区域,这里用来借指金陵(今南京),因为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在这里建都。”穴出虎”比喻金陵地势险要,如同洞穴中藏有猛虎。”六朝”则是指南京在历史上曾经作为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的都城,这里的”形胜”指的是地理位置的优越,而”势蟠龙”则是形容这些王朝的统治如同盘踞的巨龙一般。
  1. 皇基易绍因迁鼎,家痛难忘异举烽。
  • “皇基”指的是皇室的基础或根基。”易绍”意味着容易继承或者延续。”因迁鼎”中的”迁鼎”原指周武王灭商后将商朝的鼎器迁到周的宗庙之中,这里比喻改朝换代或者政权的变动。”家痛不忘异举烽”中的”异举”指不同的举措,”烽”在古代用于边境的报警信号,这里比喻战争或动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家族经历的深刻感慨。
  1. 夜半谁知越州驾,平明自失景阳钟。
  • “夜半”和”平明”分别指的是深夜和清晨,这里用来描述时间的流逝。”越州驾”中的”越州”是指古代中国的地名,这里泛指一种交通工具或出行方式。”景阳钟”指的是南朝陈朝的景阳宫钟,因其形状似钟而得名,这里用来比喻历史的变迁或事物的变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无奈和对变化的感慨。
  1. 白头挥日惭无力,西望酣歌泪湿胸。
  • “白头”指的是头发变白,表示年岁已高。”挥日”意为挥动或挥洒,这里可能比喻着作者想要有所作为但感到无措和无助。”西望”指的是向西望去,这里可能表达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或是对未来的展望。”酣歌”中的“酣”可能是指欢乐或畅快,而“歌”则是唱歌。”泪湿胸”中的“湿胸”意味着泪水沾湿了胸膛,这里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往事的回忆。整体来看,这句诗反映了作者晚年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金陵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诗人以“三辅江山穴出虎,六朝形胜势蟠龙”开篇,用夸张的手法赞美了金陵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接着,“皇基易绍因迁鼎,家痛难忘异举烽”两句,诗人通过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更迭和家族记忆的感慨。最后,“白头挥日惭无力,西望酣歌泪湿胸”两联则展现了诗人晚年的情感状态,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