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充赋为长饥,也幸东周丰镐齐。
济上忽传千骑入,襄城已逐七臣迷。
雨荒晋阙铜驼没,风撼昭陵铁马嘶。
蹭蹬归来惭复笑,脱刳闲尾又涂泥。
金陵的百姓们饱受赋役之苦,连年饥荒,生活十分困难。庆幸的是东周和西周、齐等国都还富足,能够支援我们。
济水上游忽然传来千骑兵的消息,襄城被叛军攻陷,七位大臣被杀,形势十分危急。
晋阳宫的铜驼被雨淹没,昭陵的铁马也因为风而发出嘶鸣声。
我虽然蹭蹬归来,但内心还是充满惭愧与羞愧,只好再次涂泥,继续做官。
注释:
- 白头:指白发苍苍。充赋:承担赋税,指为官府服劳役。长饥:长期饥饿。也幸:庆幸。
- 丰镐:指丰京、镐京。东周:东周末代周天子所建之国。
- 济上忽传千骑入:突然之间有一千名骑士进入济州。
- 襄城已逐七臣迷:襄城中的七个官员被追逼得不知去处,陷入混乱中(“七臣”指汉献帝时辅政大臣何、李、赵云、韩暹、杨奉、董承七人)。
- 雨荒晋阙铜驼没:雨使晋阳宫的铜驼淹没了。
- 昭陵:指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铁马嘶:指铁蹄下发出的声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当时,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社会动荡不已。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忧虑之情。全诗以“白头”、“幸”、“济上”、“襄城”、“雨荒”、“风撼”、“惭复笑”等词句,描绘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其中,“济上忽传千骑入,襄城已逐七臣迷”两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忧思和忧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