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彗村门,烂熳如帚把。
归人趁余光,犬吠盈四野。
牵砻发浩歌,篝火高林下。
岁征在恒旸,腴亩获枯苴。
谷磬杵臼间,斯声闻盖寡。
三冬苦饥饿,横征恣敲打。
不闻酒囊枯,增压裂不舍。
幸无巢泚徒,中原已戎马。
谁能采刍荛,稽首告旃厦。
【注释】
繁星:众多星星,形容星光灿烂。彗:彗星,古人认为彗星出现预示着有大事发生。门:村庄的大门。烂熳:繁多、茂盛的样子。如帚把:比喻繁多。
归人趁余光:归家的人也趁着星光的余晖而归。犬吠:狗叫的声音。盈四野:填满了四周田野。
牵砻(lún)发浩歌:用犁头拨动着禾苗发出悠长的歌声。篝火:用火把照明。高林下:树林中。岁征:指年年征收租税。恒旸:太阳,这里指天晴无云的时候。腴(yú)亩:肥沃的土地。获枯苴(jū):丰收时,谷物堆得满满的像干草一样,所以称丰收为“获枯苴”。
谷磬(qìng)杵臼(chù)间:在舂米的石臼和杵之间,谷皮被舂下来。斯声:这声音。闻盖寡:听到的人很少。
三冬苦饥饿,横征恣敲打:一年到头都挨饿,只好忍饥挨饿。恣敲:随意地敲。恣,任意,任凭。
不闻酒囊枯:没听说有酒囊变空的。增压裂不舍:增加的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也舍不得放弃。
幸无巢泚徒:幸亏没有巢居和穴居的动物,巢栖和穴居的动物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用来比喻那些贪婪无耻的人们。中原:这里泛指中原之地。戎马:指战争。
谁能采刍荛(chu cao)?稽首告旃厦(zhí shà):谁能去采摘山野里的草和菜呢?只有恭敬地跪拜在朝廷殿堂上向皇上请罪而已。
【赏析】
《夜归即事》共八句,写农民在天晴之后,辛勤劳作,收获颇丰,却仍不免于沉重的赋税与横征暴敛之苦。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意境深刻,耐人寻味。
第一句“繁星彗村门”写天空中众多的星星闪耀,犹如一把把扫帚般扫过村口。第二句“烂熳如帚把”,写村中的树木丛生茂密,犹如一柄把儿扫帚。第三句“归人趁余光”,写归家的人趁着星光余晖而归。第四句“犬吠盈四野”,写狗吠声充满了整个乡村田野。第五句“牵砻发浩歌”,“牵砻”是指拉起磨盘,“浩歌”则是指唱起了悠扬的歌。第六句“篝火高林下”,写人们在林中燃起了篝火以取暖。第七句“岁征在恒旸”,写每年征收租税的时候,阳光总是晴朗无云。第八句“岁征在恒旸”,重复前文,说明天气总是一样的。
后四句描写的是农民们辛苦劳动后的悲惨境遇。“归人趁余光”一句表明,虽然天色已晚,但是农民们仍然借着余光赶回家。“犬吠盈四野”,表明村子里到处都是狗吠的声音。“牵砻发浩歌”,“篝火高林下”,这些描述描绘了一幅农民们在田间工作后归来,点起篝火唱歌休息的场景。“岁征”一词再次出现,强调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很久。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揭露了农民们的困境:“不闻酒囊枯”,“增压裂不舍。”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农民们累得酒囊都快要破了,他们也不敢停下脚步去休息。最后两句表达了农民们对这种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朝廷的抱怨。“不闻酒囊枯”,意味着农民们连酒都喝不起,更不要说享受其他奢侈品了。“横征恣敲打”则揭示了农民们不仅要承受天灾人祸,还要承担繁重的税赋,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重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农民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残酷剥削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