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法如牛毛,鹿马乃失实。
汉弘吞舟网,廉耻触隐慝。
御精马窃衔,烛张飞蛾集。
人情小开通,纲纪则大立。
如何旒纩地,烛暗劳日月。
小臣伺腹心,兼恐成妖孽。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秦法如牛毛,鹿马乃失实。
- [秦法如牛毛] 比喻秦朝法律繁复而严苛,如同牛毛一样密集;
- [鹿马乃失实] 意指在秦朝时期,很多官员和百姓因逃避苛刻的法律而变得虚伪不诚实。
- 汉弘吞舟网,廉耻触隐慝。
- [汉弘吞舟网] 形容汉武帝时期的法制非常严格,如同一张能够吞噬巨物的渔网,象征着国家对犯罪行为的严惩;
- [廉耻触隐慝] 强调了当时社会对廉耻的忽视以及隐藏的丑行被容忍的态度。
- 御精马窃衔,烛张飞蛾集。
- [御精马窃衔] 比喻皇帝(或统治者)像驯养的骏马一样,虽然表面温驯但内心狡猾;
- [烛张飞蛾集] 形容有人像飞蛾扑火一样,明知有危险却仍旧前往。
- 人情小开通,纲纪则大立。
- [人情小开通] 指出于人性的考虑,社会有时会对一些规矩或禁令做出一定的放宽;
- [纲纪则大立] 强调在政治或社会管理中,必须确立严格的规范和纪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尊严。
- 如何旒纩地,烛暗劳日月。
- [旒纩地] 比喻国家混乱、治理不善的状态;
- [烛暗劳日月] 形容在混乱的环境中,人们为了生存而忙碌,如同夜晚的灯火照亮了日月一般,虽然辛苦却无法改变大局。
- 小臣伺腹心,兼恐成妖孽。
- [小臣伺腹心] 描述一些小官或小人暗中观察君主的心意,试图寻找机会谋取私利;
- [兼恐成妖孽] 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可能危害国家和民众的行为的担忧和警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秦朝和汉朝的历史事件进行讽刺和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风气的关注。诗中的“秦法如牛毛”和“汉弘吞舟网”等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严刑峻法和残酷无情。同时,诗人也通过“人情小开通”和“纲纪则大立”等对比,批判了人性的软弱和社会的无序。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