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卷云涛,蒸湿尚未除。
圆月不得出,闪闪西北驱。
固知积阴久,涤荡非须臾。
少康必世后,光武百战余。
先泽虽在人,制胜勤庙谟。
英贤共戮力,坐享乃庸愚。
念彼虮虱甲,惭此鱼鸟躯。
【注释】:
- 春尽效东坡:春天即将结束,我效仿东坡先生。
- 大风卷云涛:狂风卷起巨浪,如云涛般汹涌。
- 蒸湿尚未除:雨水还未完全散去。
- 圆月不得出:圆月被乌云遮挡,无法出来。
- 闪闪西北驱:在西北方向发出微弱的光芒,驱散黑暗。
- 固知积阴久: 深知积累的阴云已经很久。
- 涤荡非须臾: 清除污垢不需要太久。
- 少康必世后:少康必定在一代人之后。
- 光武百战余:光武帝在经历了百战之后。
- 先泽虽在人,制胜勤庙谟:虽然先贤们的智慧在,但是最终的制胜还是靠努力和智慧。
- 英贤共戮力:英雄和贤能的人一起努力。
- 坐享乃庸愚:享受着平庸和愚蠢。
- 念彼虮虱甲,惭此鱼鸟躯:想起那些微小的东西,自己却如同鱼鸟一般渺小。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一首以自然现象为比喻,表达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自我反思的作品。
首联“大风卷云涛,蒸湿尚未除”通过描绘风势猛烈、雨势持续的景象,暗喻世间的动荡不安。这里的“风”和“云涛”分别象征了自然界的狂暴和混乱,而“蒸湿”则暗示了这种混乱状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困扰和不便。
颔联“圆月不得出,闪闪西北驱”,则是对自然界中月亮的描写。圆月被乌云遮挡,无法正常出现,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芒,在西北方向驱散黑暗。这既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变化,也寓意着人们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
颈联“固知积阴久,涤荡非须臾”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发展的深刻认识。他深知长时间的积累会在某个时刻带来改变,而这种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努力。这里的“积阴久”和“涤荡”分别代表了事物的积累和变化,而“非须臾”则强调了这个过程的漫长性和艰难性。
尾联“少康必世后,光武百战余”,引用了历史人物少康和光武帝的故事作为典故。少康在经历一代人之后才能恢复国运,而光武帝则在经历了百战之后才巩固了政权。这些典故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人民的努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的渴望与追求。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社会和个人命运的视角,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