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大醉清晖楼,烛前醉眼如沧洲。
九华五老将心远,七泽三湘随梦流。
湘纹卧簟清如水,纨扇平头小奴子。
黄叶声声枕上来,白云片片床前起。
酒醒楼扉曙月凉,青绫犹觉茝兰香。
向来水木通幽处,始悟丹青落醉乡。
兹晨看画重携兴,更喜仲容初战胜。
黄门给事此同游,玉堂待诏曾留咏。
九月黄花酒满槽,主人洗盏客持螯。
风流笑傲清晖里,到处争传牧隐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九日燕集题高牧隐清晖楼画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首联:“我昔大醉清晖楼,烛前醉眼如沧洲。”表达了诗人曾经在大醉中登上清晖楼的情景,那时他的眼睛仿佛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沧瀛之洲。这里的“沧洲”是指大海或湖泊,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己在饮酒时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颔联:“九华五老将心远,七泽三湘随梦流。”描述了诗人在九华山和五老峰下,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而在七泽(今湖北长湖)和三湘(今湖南省湘江流域)之间,他如同在梦中游走。这里的“九华五老”指的是佛教中的五方菩萨,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七泽三湘”则是指中国南方的水域。
颈联:“湘纹卧簟清如水,纨扇平头小奴子。”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湘纹般的竹席显得格外清凉,而纨扇上的小奴子则显得勤劳可爱。这里的“湘纹”是指湘妃竹,而“纨扇”则是古代的一种织物。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对身边人的关爱之情。
尾联:“黄叶声声枕上来,白云片片床前起。”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听到窗外黄叶沙沙作响,伴随着一阵阵清风拂过窗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末联:“酒醒楼扉曙月凉,青绫犹觉茝兰香。”诗人在醉酒后醒来,看到窗外的曙月已经升起,凉爽的月光洒在青绫之上。这里虽然提到了“茝兰香”,但并未具体说明是什么植物,可能是诗人在醉酒后的联想或者误写。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
“向来水木通幽处,始悟丹青落醉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在生活的反思。他曾经在一个幽静的地方度过时光,现在却陷入了醉乡之中。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
“兹晨看画重携兴,更喜仲容初战胜。”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早晨起床后重新欣赏画作时的心情。他不仅被画中的美景所吸引,还为好友仲容的新胜利感到欣喜。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美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黄门给事此同游,玉堂待诏曾留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黄门给事等友人一起出游的经历。他们曾在玉堂待诏时留下了许多赞美自然的诗句。这两句诗既是对过去友谊的回忆,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清晖楼、九华山、南岳衡山、洞庭湖和岳阳楼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回忆过去的生活经历和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