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剑且勿叹,听我《行路难》。世途反覆多波澜,焦原九折未为艰。
君不见汉谣斗粟歌未阑,长门一夕秋草残。骨肉之恩尚如此,何况他人方寸间。
又不见绛侯身荣应系狱,贾生终对长沙鵩。功成更觉小吏尊,才高宁避明时逐。
所以赤松子,远赴中林期。谁能吴江上,见笑鸱夷皮。
骊龙有珠在沧海,劝君逆鳞勿婴之。子推介山下,屈原湘江湄。
当时枘凿自不量,至今憔悴令人悲。行路难,难为言,沧浪一棹且归去,长安大道横青天。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倚剑且勿叹,听我《行路难》。
- “倚剑”表示作者手持剑,可能暗示他面对困境的态度是坚定的。“且勿叹”表明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行路难》”可能是引用古代文学作品中表达旅途艰难、人生道路曲折的主题。
- 世途反覆多波澜,焦原九折未为艰。”
- “世途反覆”描述世间的道路变化无常。“多波澜”强调了路途中的困难和挑战。“焦原九折”比喻人生路途中充满坎坷和磨难。“未为艰”表示尽管路途艰难,但并未到达尽头。
- 君不见汉谣斗粟歌未阑,长门一夕秋草残。
- “君不见”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于引起读者注意并唤起共鸣。“汉谣斗粟歌”是指汉代流行的一首关于贫穷生活的歌谣。“长门一夕秋草残”指的是西汉时期陈皇后失宠后被流放至长门宫的情景,象征了人生的凄凉和不幸。
- 骨肉之恩尚如此,何况他人方寸间。”
- “骨肉之恩”强调血缘关系所带来的深厚情感。“尚如此”表达了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亲情的牵绊仍然存在。“方寸间”指内心世界,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和思想。
- 又不见绛侯身荣应系狱,贾生终对长沙鵩。”
- “绛侯”指的是周勃,历史上的名将,后来因功高震主被汉武帝赐死。“身荣”指地位显赫,“系狱”则意味着被捕入狱。“贾生”是指贾谊,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终对长沙鵩”意味着贾谊最终被贬到长沙,这里的“鵩”可能指一种鸟类。
- 所以赤松子,远赴中林期。”
- “赤松子”是一个道教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可能寓意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远赴中林期”指的是远离尘世喧嚣,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 谁能吴江上,见笑鸱夷皮。”
- “吴江上”可能是指吴地(江苏一带)的江边,而“鸱夷皮”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式,此处比喻财富或地位。
- 骊龙有珠在沧海,劝君逆鳞勿婴之。”
- “骊龙”指的是海中的一种龙,“有珠”指拥有珍贵之物。“逆鳞”指避开危险之处,“勿婴之”意为不要触碰这些危险。
- 子推介山下,屈原湘江湄。”
- “子推”可能是指介子推,春秋时期的一位贤者,曾为晋文公割股肉以救国。“荐山”、“汨罗江”分别指代山名和江名。
- 当时枘凿自不量,至今憔悴令人悲。”
- “枘凿”是形容自己无法适应或者度量自己的状态。“自不量”表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憔悴令人悲”表达了由于不能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悲伤和憔悴。
- 行路难,难为言,沧浪一棹且归去,长安大道横青天。”
- “行路难”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沧浪一棹”象征着放下一切,返回故乡的愿望。“横青天”则意味着宽广的天空,象征着未来的美好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艰辛、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又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整体结构严谨,意境深远。通过反复咏叹“行路难”,诗人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勇气,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态度。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也有强烈的现实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