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斜日隐残碑,双树同心傍墓垂。
何处比肩仍有小,谁家连理自生枝。
寒猿啸月愁相向,露叶啼风黯自悲。
纵有芳魂招不得,强同湘竹到今疑。
诗句:
荒凉斜日隐残碑,双树同心傍墓垂。
译文:
在斜阳的荒凉下,一座残破的墓碑显得格外突出,两棵树木相互依偎在一起,仿佛在墓地旁低语。
赏析:
首句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斜阳之下,一座残破的墓碑格外显眼,暗示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第二句“双树同心傍墓垂”则进一步描绘了树木与墓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它们仿佛是墓地的守护者,默默陪伴着逝去的生命。这里的“双树同心”不仅表达了树木的数量,也寓意着生命的团结和坚强。第三句“何处比肩仍有小”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无法避免凋零的命运。这里的“比肩仍有小”可能指的是在墓地附近,仍然可以看到其他生命的迹象,但无论多么微小,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阴影。第四句“谁家连理自生枝”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暗示了即使在这样荒凉的地方,生命仍然能够找到自己的延续和希望。第五句继续描述这种希望,它可能是由某种神秘的力量所赋予的,使得即使面对死亡,生命依然可以保持尊严和美丽。这里的“寒猿啸月愁相向”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寒风中,猿猴哀鸣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哀愁和孤独。接下来的“露叶啼风黯自悲”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氛围,露水沾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哑的声音,仿佛在诉说自己的哀愁。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生命的永恒主题,“纵有芳魂招不得”表达了尽管生命可以带来芬芳的灵魂,但人们往往无法将其完全掌握。而“强同湘竹到今疑”则表示,尽管生命无法挽留,但它留下的印记却如同湘竹般坚贞,让人难以忘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