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风雨不成秋,官署山亭一样愁。
载酒未酬篱畔菊,题诗空上水边楼。
邀欢岂必期来岁,卜醉还应续旧游。
寄语江东张季子,好留清兴住三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注释翻译全诗,并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手法。
本诗是诗人九日重阳节答赠好友胡绢庵明府的即席之作。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叙事,尾联劝慰。
“重阳风雨不成秋,官署山亭一样愁。”这两句是说:虽然天气晴好,但秋风未到,重阳节却成了一场雨,秋天还未到来,心情已似秋意浓了。“官署”句,点出地点,“山亭”句点出人物,说明自己身在何处、与谁同坐山亭。“重阳风雨不成秋”,写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载酒未酬篱畔菊,题诗空上水边楼。”这两句是说:举杯畅饮,未及尽兴,就听到一声凄厉的号哭。他急忙放下酒杯去看,只见一个小孩正在被绑着,从邻舍的窗子里跳出来。原来这个小孩是邻居家的孩子,他的母亲被强盗杀死,他无处投奔,所以号啕大哭起来。“载酒未酬”四字,表明此时的心情。“篱畔菊”三句,写自己看到孩子后的反应。“题诗”,暗示有感而发,抒发胸臆。
“邀欢岂必期来岁,卜醉还应续旧游。”这两句是说:我邀请你欢乐,不一定等到明年;我要喝个烂醉如泥,也一定会和你继续我们的旧游。“邀欢”,“卜醉”二句,写自己的豪言壮语,表明自己要尽情地享受人生的乐趣,不管前路如何,都要去追求。“应”,表示肯定语气。
“寄语江东张季子,好留清兴住三洲。”这两句是说:我托你的口信,告诉江东的张季子:请你把这里的美好景色留下来吧!“张季子”,指张华,三国魏时人。“清兴”,这里指美好的风光。“住三洲”,意为留下美好风光,让后人欣赏。
【答案】
重阳风雨不成秋,官署山亭一样愁。
载酒未酬篱畔菊,题诗空上水边楼。
邀欢岂必期来岁,卜醉还应续旧游。
寄语江东张季子,好留清兴住三洲。
赏析:
此诗为诗人九日重阳节答赠好友胡绢庵明府的即席之作。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叙事(一说是记梦);尾联劝慰。
此诗开篇就点明时间:“重阳风雨不成秋”。这是说,尽管天公不做美,阴雨绵绵,但毕竟还没有迎来真正的秋天。“官署山亭”三句,点出地点,“山亭”句又点出人物,说明自己身在何方、与何人同坐山亭。“重阳风雨不成秋”,写出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载酒未酬篱畔菊,题诗空上水边楼。”这两句是说:举杯畅饮,未及尽兴,就听到一声凄厉的号哭。他急忙放下酒杯去看,只见一个小孩正在被绑着,从邻舍的窗子里跳出来。原来这个小孩是邻居家的孩子,他的母亲被强盗杀死,他无处投奔,所以号啕大哭起来。“载酒未酬”四字,表明此时的心情。“篱畔菊”三句,写自己看到孩子后的反应。“题诗”,暗示有感而发,抒发胸臆。
“邀欢岂必期来岁,卜醉还应续旧游。”这两句是说:我邀请你欢乐,不一定等到明年;我要喝个烂醉如泥,也一定会和你继续我们的旧游。“邀欢”,“卜醉”二句,写自己的豪言壮语,表明自己要尽情地享受人生的乐趣,不管前路如何,都要去追求。“应”,表示肯定语气。
“寄语江东张季子,好留清兴住三洲。”这两句是说:我托你的口信,告诉江东的张季子:请你把这里的美好景色留下来吧!“张季子”,指张华。张华曾为吴国的使者,曾劝说孙权招纳刘备入吴。“清兴”,这里指美好的风光。“住三洲”,意为留下美好风光,让后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