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流湱湱,枕石日耽眠。
翻笑云中翼,偏惊物外禅。
一音分众籁,微响杂高蝉。
直入蒹葭去,秋风又一年。

【注释】

清溪流湱湱:清溪的流水哗哗流淌。

枕石日耽眠:靠在石头上晒太阳,懒得动弹。

云中翼:像翅膀一样的云朵。

物外禅:超然世外的境界。

一音分众籁:一种声音能分辨出许多种声音。

微响杂高蝉:微小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高高的蝉鸣。

蒹葭:芦苇。

秋风又一年:又是一年秋风起。

【赏析】

这首七绝是咏物诗的佳作。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清幽的山野里,一条小溪静静流淌,溪边的石头上,一位隐士在悠闲地晒太阳,他懒洋洋地靠在石头上,一动不动,任凭清凉的泉水冲刷着自己。忽然,一阵风把天上的白云吹动、卷动,那像翅膀一样轻盈飘忽的云朵,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在对这位隐士说:“你醒醒吧!”可是这位隐士仍然沉浸在梦乡之中。突然,从天边传来一声高亢悠扬的蝉鸣,仿佛在告诉他:“快起床吧!”这时,一阵细小的鸟鸣声从远处传来,似乎在对他说:“别睡啦!你看我们正在唱歌呢!”隐士被这些美妙的声音唤醒,他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天边有一片片芦苇荡漾在秋风中,随风摇曳。他不禁感叹道:“原来我还没有醒来。”

这首诗写于作者隐居期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恬静。首句“清溪流湱湱”点明题旨和环境。次句写隐者在大自然中安身立命,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第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云中之翼,暗示隐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喻自己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后三句则进一步渲染这种境界。“一音分众籁”,写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无法分辨;“微响杂高蝉”,更写出细微的声响如高蝉般密集而和谐。最后两句,由景生情,由听觉转入视觉,写隐者听到秋风吹过苇丛的声音,便知道又是一年秋风来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