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满天下,一人弹素琴。
元音发枯木,馀响出疏林。
静极须眉冷,渺然闻见深。
谁能写空影,相对助长吟。

【题卢雁林弹琴小影】明月满天下,一人弹素琴。

元音发枯木,馀响出疏林。

静极须眉冷,渺然闻见深。

谁能写空影,相对助长吟。

注释:

  1. 《题卢雁林弹琴小影》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2. 明月满天下,一人弹素琴。这句描述了月色洒满大地,而诗人独自一人弹奏着素净的琴声。
  3. 元音发枯木,馀响出疏林。这里的“元音”指的是琴声发出的清脆之声,而“枯木”则暗示了琴声穿透力强,如同枯木一般坚定有力。
  4. 静极须眉冷,渺然闻见深。当环境变得非常安静时,诗人觉得自己的眉毛都变得冰冷起来。同时,通过“渺然”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声音深远、遥远的地方和时间的感知。
  5. 谁能写空影,相对助长吟。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能创造出这样的空灵之景?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诗人也进行了自我鼓励,继续吟诵诗歌。
    赏析:
    这首《题卢雁林弹琴小影》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的内心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的心境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首联“明月满天下,一人弹素琴。”开篇便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营造了一种寂静、明亮的夜晚氛围。诗人用“一人弹素琴”这一细节,巧妙地勾勒出诗人孤独而专注的形象。
    颔联“元音发枯木,馀响出疏林。”进一步展现了琴声的力量。这里,“元音”指的是琴声的核心部分,而“枯木”和“疏林”则分别象征了琴声的穿透力和深远性。这种描写既体现了作者对琴技的自信,也反映了他与自然之间深刻的联系。
    颈联“静极须眉冷,渺然闻见深。”这两句通过对诗人面部表情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平静与深沉。诗人似乎已经超脱于世俗纷扰之上,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尾联“谁能写空影,相对助长吟。”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热爱。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态度的决心与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