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边溪水清,扁舟来往早潮生。
就园尝果逢僧至,下榻看山引鹤行。
高士一身皆道骨,大儿九岁有诗名。
此中莫道无征战,家养莎鸡教用兵。
过芙蓉溪访梁孝廉
独木桥边溪水清,扁舟来往早潮生。
就园尝果逢僧至,下榻看山引鹤行。
高士一身皆道骨,大儿九岁有诗名。
此中莫道无征战,家养莎鸡教用兵。
诗意赏析
首联“独木桥边溪水清,扁舟来往早潮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独木桥、清澈的溪水和早来的海潮来表现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
第二联“就园尝果逢僧至,下榻看山引鹤行”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诗人邀请朋友到果园品尝新鲜水果,同时看到和尚正在山上打坐,并有白鹤相伴,增添了一份禅意和宁静。
第三联“高士一身皆道骨,大儿九岁有诗名”,赞颂了主人的高洁品格及子嗣的才华。这不仅赞美了梁孝廉本人的道德品质,也对儿子的成就表示赞许。
第四联“此中莫道无征战,家养莎鸡教用兵”则巧妙地点出了主题。虽然表面上看似和平安宁,但实际可能隐藏着某种未被言明的纷争或紧张局势。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现实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翻译
A wooden bridge by the clear stream, a boat drifting with the rising tides.
In my garden, I savored fruits, and a monk passed through my homeland.
The noble gentleman’s body is adorned with the bones of virtue.
My eldest son has won fame for his poetry at the age of nine.
Don’t speak of there being no warfare here, for we tame crows to teach them the art of war.
注释
- 独木桥:指一座只有一根木头支撑的简易桥梁。
- 溪水清:形容水流清澈透明。
- 扁舟:小船。
- 早潮生:早晨的海潮开始涌动。
- 就园尝果:在院子里采摘果实。
- 逢僧至:遇到了僧人。
- 下榻看山:留宿观瞻群山。
- 引鹤行:引导白鹤行走。
- 道骨:道家修炼之人的骨格,比喻人的高尚品德。
- 高儿九岁:孩子年纪虽小但已颇有成就。
- 此中莫道:这里不要提。
- 征战:战争。
- 莎鸡:一种能模仿人声的鸟。
- 教用兵:教导使用兵法。
赏析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而又微妙的社会画卷。诗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更体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和平与道德价值的追求。此外,这首诗还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使读者能够在领略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