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方风日八方同,到处天心静处同。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
南来渐返羲和驭,老去难追夸父踪。
从此不愁山路远,昼长容我信孤筇。
铁城长至
殊方风日八方同,到处天心静处同。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
南来渐返羲和驭,老去难追夸父踪。
从此不愁山路远,昼长容我信孤筇。
诗句注释:
- “殊方风日八方同” - 描述的是各地的风和日光照得都很均匀。”殊方”指的是不同的方位,”风日”指风和日光,”八方”泛指所有方向。”同”表示相同或一致。
- “到处天心静处同” - 表达的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到自然的宁静,与天地同在的心境。
- “海国千家通赤县,沧溟一气应黄钟” - “海国”指的是海边的国家或地区,“赤县”是中国古称,意指中原大地。“沧溟”是大海的意思。这句话意味着海洋国家与中原一样,都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如同呼应黄钟大吕的音乐。黄钟是古代中国音乐中的十二律之一,代表黄金声音。
- “南来渐返羲和驭” - “羲和”是指神话中的太阳神,掌管光明。这里暗示着从南方归来的诗人渐渐恢复了对自然的感知和掌控。
- “老去难追夸父踪” - “老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逐渐老去的感慨。“夸父”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巨人,追逐太阳的化身,代表着一种追求和努力的精神。此处诗人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难以再像年轻时那样追求和追逐。
- “从此不愁山路远” - 表示诗人不再为旅途的遥远和艰难而担心。”从此”指的是从此以后,”山路远”可能意味着旅途的艰辛。
- “昼长容我信孤筇” - “昼长”指的是白天时间变长,”信孤筇”中的“信”意为依靠、依赖,“孤筇”是一根单独的竹杖。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在漫长的白昼里,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孤独之行(筇,一种轻便的竹杖)进行探索和思考。
赏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诗人从南方返回后的生活状态和他内心的变化。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诗人以大自然为背景,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及对生命态度的转变。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从中窥见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自然与自我的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