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从师岁又徂,东风吹雨满长途。
袖中珍重三年札,静处寻思半字无。
冷榻朝眠新梦少,名场久别寸心枯。
春来若问山中事,篱隙初栽五石瓠。
【注释】
恨不从师岁又徂(cú):遗憾自己没有跟从老师学。徂,往,这里指过去。
袖中珍重三年札(zhá):指书信。札,书信,信札。
静处寻思半字无:静坐时思考,发现半句诗都没有。
冷榻朝眠新梦少:《太平御览》卷九二五引《神枕经》云:“张果仙人能令人作大梦。”
名场久别寸心枯:功名的战场长久别离,内心已枯萎不堪。
若问山中事,篱隙初栽五石瓠(bó):如果有人问山中的趣事,我就告诉你篱笆缝隙里种下了五石瓠。
【赏析】
此为七律一首,首联点题,以“恨不从师”四字起头,表明作者有志于学却未能如愿,这是由于年华虚度,光阴不再。次联写与师通信,表达对老师的思念之情。颔联承上启下,由师寄书写到自己思念老师,进而引出下文的“静处”,即独坐沉思。颈联写自己长期远离名利场,心情已经十分憔悴,但仍然希望功名成就。尾联写春天到来之时,向老师询问山中的事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师恩的感念及自己不能追随老师的遗憾之情。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日里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信中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跟随师父学习而深感遗憾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追求功名方面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