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出长楸,选队从禽逐胜游。
高鸟欲飞聊戢羽,饥鹰将击尽凝眸。
东门黄犬缨金锁,南国青蛾控玉骝。
大笑守株林下叟,雀罗深巷鹿呦呦。

【注释】

霜天:早晨的寒气。晓角: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晓角”。长楸:指猎场。

禽:打猎用的鸟。从:跟随。禽逐胜游:打猎时追逐着猎物而漫游。

高鸟欲飞聊戢羽,饥鹰将击尽凝眸:高鸟欲飞要收拢它的翅膀,饥饿的鹰要扑击猎物要聚精会神地注视。

东门黄犬缨金锁,南国青蛾控玉骝(chí):东门前的黄狗颈上挂着用金子装饰的项圈,南方的美人儿驾驭着用玉石制成的马笼头。

守株待兔的人在林下,雀罗(jù)深巷中鹿呦呦(yōu yōu):比喻不劳而获,坐等收获的人。守株待兔:战国时期宋国人曹撞偶然看见一个农夫在田边大树旁守着一株树等待兔子撞树而死,就学着他的样子每天守在那里,结果一天也没等到,撞撞从此成了有名的呆子。后来用来比喻那些抱着侥幸心理,想依靠不劳而获的办法得到好处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狩猎之趣。诗中描写的是一幅秋天野外打猎的图画,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狩猎的情趣和场面。

开头四句是写狩猎前的准备工作。“霜天”点明时间,“晓角”表明这是清晨时分,诗人早早起身,来到郊外,准备打猎。“选队从禽”,“高鸟欲飞”,都描绘出狩猎队伍整齐划一的景象;“饥鹰将击”“尽凝眸”,则写出了狩猎时的威武雄壮。接着又描写了猎物。“高鸟”指猛禽,它欲飞则收起翅膀,以备随时起飞;“饥鹰”指捕食者,它欲捕猎物则瞪大眼睛,目不转睛。

中间四句,是写狩猎过程中所见所闻。“东门黄犬缨金锁”,写猎犬,其脖子上套着用金子作饰的项圈,十分珍贵;“南国青蛾控玉骝”,写猎人们驾驭的骏马,其上装饰着用玉石制成的马鞍,也非同一般。这两句都是侧面烘托,渲染出猎场的豪华富足,猎人们的尊贵地位。最后两句是作者对这两种人的看法。他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坐等收获的人,认为他们就像守株待免的农夫一样愚蠢可笑。

这首诗写打猎之趣,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只有辛勤劳作,才能获得丰收;不能坐等好运到来,而应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成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