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向东湖十载前,遐心长寄水云边。
偶来隔竹闻清磬,为爱新凉上小船。
生计百年三事衲,名山到处一家禅。
从师乞得闲房住,愿执巾瓶侍法筵。

【注释】

东湖:即西湖,在今杭州。契如和尚:名契如,宋代僧人,居东湖,有诗名。

遐心:遥远的心境。

清磬(qìng):指寺庙中敲击的磬声,发出悦耳的声音。

新凉:凉爽清新的空气。

衲(nà):僧衣,泛指僧俗服装。

三家村:旧时对农村的一种称呼方式,意喻偏远、偏僻。

法筵:佛教徒进行讲经说法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初入东湖谒见契如是和尚后所写的,表达了他与契如是和尚相见的喜悦之情及对佛理禅心的向往。

首句“久向东湖十载前”,回忆自己十年之前来到东湖,与契如是和尚相识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契如是和尚的崇敬和怀念。

第二句“遐心长寄水云边”,描绘自己远离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渴望与契如是和尚共同探讨佛理禅心,抒发了自己对佛理禅心的向往。

第三句“偶来隔竹闻清磬”,描述了自己偶然来到东湖,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清脆磬声,感受到佛法的庄严和神圣。

第四句“为爱新凉上小船”,表达自己喜爱凉爽清新的天气和乘小船游览东湖的感受,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佛理禅心的向往。

第五句“生计百年三事衲”,提到了自己一生要致力于修行僧衣、住山修道、念佛持咒等三项事业,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执着。

第六句“名山到处一家禅”,表达了自己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寻找禅宗的修行之地,追求心灵的解脱和宁静。

最后一句“从师乞得闲房住,愿执巾瓶侍法筵”,描述了自己向老师请求得到一个空闲的房子居住,希望能够侍立在法座旁,学习佛家的教诲,成为一位合格的僧侣。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契如是和尚的喜爱和尊敬之情,以及对佛理禅心的深切向往。同时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执着精神,表达了他对心灵解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