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过端州逢九日,水边三见菊花新。
秋风江上同为客,凉月天涯识故人。
渐老自知佳梦少,乍寒先与敝袍亲。
何堪倦鹤睡方足,遥听鸡声起白蘋。
【注释】
①端州:今广西梧州市,唐代时为岭南节度使治所。
②菊花新:指秋天的菊花盛开。
③秋风江上同为客:在秋风瑟瑟中,我与异乡之人一样成了客旅之人。
④凉月:清冷的月光。
⑤敝袍:破旧的衣服。
⑥何堪:怎堪。
⑦白蘋(píng):水草名,生在水中,色白,因而得名。
【赏析】
这首《泊端州》,是作者于公元826年(元和元年)秋天在端州遇赦得归后所作,作于端州之舟中的一夕。全篇以宿泊端州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抒发了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几过端州逢九日,水边三见菊花新”二句,诗人写自己几经周折才来到端州,恰逢重阳佳节,在端州城畔水边又见到盛开的菊花。此联叙事简洁,而寓情却极深婉,既点出了自己流落天涯的凄凉境遇,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流露出一种凄婉的情怀。
颔联“秋风江上同为客,凉月天涯识故人”二句,写自己与异乡之人在江上共度佳节。此时,正值秋风萧瑟,诗人遥望江面,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于是写下诗句:“秋风江上同为客,凉月天涯识故人。”这一句诗既写出了自己与异乡之人共度佳节的情景,又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渐老自知佳梦少,乍寒先与敝袍亲”二句,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自己年华已逝,美好的梦想也随之消逝;同时,自己也感到身体渐渐衰弱,连那件破破烂烂的衣服也感受到了寒意。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又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衰老的无奈。
尾联“何堪倦鹤睡方足,遥听鸡声起白蘋”二句,诗人用倦鹤、白蘋等意象来比喻自己漂泊天涯、孤独寂寞的心境。此时,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鸡鸣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思乡之情。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又透露出自己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这首诗以宿泊端州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为线索,通过写自己在端州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既有豪放之气,又有婉约之意,堪称唐宋诗词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