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偏重宦情轻,谁似杨家好弟兄。
风雅一门分鼎足,纵横七字筑长城。
逢僧说瀑眉毛冷,随地看山耳目清。
多谢新篇劳见示,把吟终日忆宣平。
杨孝廉明度出宰宣平,他的弟弟江度旻度送行至官舍,归途中遍游西湖、天台等胜景,辄有题咏,我出以示予,赋此以表欣赏之意,并寄给宣平明府。
注释:
- 杨孝廉(明度):即杨孝廉,名明度。
- 昆玉:指兄弟或姊妹。
- 归途:指回家的路上。
- 遍历:遍数、走遍。
- 西湖、天台:都是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 逢僧说瀑:遇见一位僧人讲述瀑布的景象。
- 眉毛冷:形容瀑布水流湍急的样子,使人感到清凉。
- 随地看山:随意观察周围的山景。
- 耳目清:形容景色优美,使人心情舒畅。
赏析:
这首诗是杨孝廉明度出宰宣平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这次出使的感慨和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诗情偏重宦情轻”,诗人认为在官场中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内心却更加向往诗酒之乐。接着“谁似杨家好弟兄”,诗人感慨自己与杨家兄弟的感情深厚,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手足一样紧密。
接下来三句“风雅一门分鼎足,纵横七字筑长城”,诗人描绘了他在仕途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同风雅两门鼎力支撑一样,而他的才华则如同纵横交错的七字般坚固有力。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信心,也表达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坚韧不拔。
最后两句“逢僧说瀑眉毛冷,随地看山耳目清”,描述了他游览西湖、天台等地时的情景。诗人用“眉毛冷”来形容瀑布水流湍急的样子,让人感到清凉;“随地看山耳目清”则形容景色优美,使人心情舒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整首诗以杨孝廉出使宣平为主线,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