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见面一回新,不觉相逢是贵人。
未敢久留三笑侣,近须忙趁百花春。
梦游海岳身先老,道合风云曾有因。
君去选官予选佛,局中谁为辨疏亲。
【注释】
杨勉斋:指杨嗣复,字勉斋。杨家将的后代,曾做过翰林学士,后因事被贬谪,故有此称。公车:唐制,每年八月由礼部尚书主持举行考试,称为“乡试”,录取者为举人。此诗写于杨嗣复被贬后,时在长安。公车上书:指杨嗣复等上疏请皇帝实行新政,以挽救明王朝危机。
【译文】
每次相见都带来新鲜感,不觉中我们相逢了贵人。不敢多停留片刻,因为三笑侣还在等着我,所以匆匆告别。
梦里游过海岳山,如今已老。道合风云各有因,前因后果皆有缘。你离开朝廷去任职,我则要去当和尚。局中谁辨疏亲?
【赏析】
此诗为送杨嗣复北上赴任之作。诗中对杨嗣复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与自己一样是贵人出身,又有着共同的过去和未来。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诗人又显得有些忐忑不安。
首联“一回见面一回新,不觉相逢是贵人。未敢久留三笑侣,近须忙趁百花春”四句,诗人用轻松诙谐的笔调表达了对杨嗣复的赞美之情。他称赞杨嗣复与自己是贵人身份相同,两人的相识如同一场梦。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杨嗣复的感激之情,因为他们曾是一起经历过风雨的朋友。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沉溺于过去的辉煌之中,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
颔联“梦游海岳身先老,道合风云曾有因”二句,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一步描绘了杨嗣复的精神风貌。他认为,尽管自己已经年逾古稀,但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这种精神值得赞扬。而杨嗣复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悟,他们曾经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道路,如今虽然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依然牢不可破。这种道同相求、相知无间的情感,也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
颈联“君去选官予选佛,局中谁为辨疏亲”二句,诗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看法。他认为,既然选择了仕途这条道路,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去拼搏。至于其他的选择,如参禅修道等,也只是权宜之计而已。诗人强调,无论是官场还是佛门,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不能混淆不清。
尾联“局中谁辨疏亲?”二句,诗人以提问的方式结束全诗。他询问在场的其他人,在这个复杂的官场环境中,谁能辨别出哪些人是真正的朋友、亲人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揭示了官场中人性的复杂多变、人际关系的纷繁芜杂等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杨嗣复的赞誉和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