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开日往来频,谁识支公定力真。
长与烟霞为地主,不妨城市有闲人。
僧来借榻过三夏,客至停车动几旬。
峡路风波山路险,问师何以出嚣尘。
诗句释义
1 白莲开日往来频:描述了莲花在白日开放,花朵频繁地在水面上摇曳。
- 谁识支公定力真:支公是古代一位高僧,此句表达了对于这位高僧坚定修行意志的赞赏和认识。
- 长与烟霞为地主:形容莲花常伴烟雾和山色,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 不妨城市有闲人:即便在繁忙的都市中,也有闲适的人欣赏和喜爱这些美丽的莲花。
- 僧来借榻过三夏:描述了僧人在夏天来访时,会借用凉席休息的场景。
- 客至停车动几旬:客人来访时,会停留数周甚至数月。
- 峡路风波山路险:描绘了从峡口到路途上的各种困难和危险。
- 问师何以出嚣尘:询问大师如何能远离世俗的纷扰和喧嚣。
译文
白莲花盛开,日日往来,谁能识别支公真正的定力?
经常陪伴着烟雾、山水,它自成一景。
僧人来时借凉席避暑,过了三个夏季;
客人来临,驻足数周或数月。
峡谷道路崎岖多险,山路也艰险。
请问禅师怎样才能超脱喧嚣的尘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白莲与支公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修行者坚定意志的赞美。诗中的”支公定力真”表明了对高僧精神境界的尊敬。接着,通过描述莲花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同时,通过描绘僧人和客人与莲花的交流,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精神上的交流。最后,诗人以提问的方式结束了全诗,引发读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