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停舟当下车,问津刚遇老长沮。
抛将吏事谈骚雅,借得僧房视簿书。
四座风生能偃草,一朝水到便成渠。
相寻相送还相笑,笑我临渊不羡鱼。
【注释】
阡陌:田间小路。宛在水中:宛转在水里,这里比喻像水中的倒影。邑明府:县令,即姚齐州。拿舟过访:摆渡船去访问。快谈日夕乃别:傍晚才分手。即事赋赠:就眼前的事情作诗相赠。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任上时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友人来访、饮酒谈诗、临别赠言的动人场面,表现了诗人豪爽的性格和旷达的襟怀。
第一句“野寺停舟当下车”,写诗人到郊外寺庙停船下轿,准备登车回府,这是作者赴官途中的一次偶遇。第二句“问津刚遇老长沮”,诗人刚要询问路向,忽然遇见一位年迈的渔夫,渔夫告诉说:“你正要去的这条水路上,有一个叫‘长沮’的人。”第三四句“抛将吏事谈骚雅”与“借得僧房视簿书”,则写出他与这位渔夫的一番交谈。他们谈论起《诗经》、《楚辞》,互相欣赏对方的诗艺才华,彼此都很高兴。接着诗人又借用僧人的屋子来查阅自己的文书工作。
第五六句“四座风生能偃草,一朝水到便成渠”,是写诗人与渔夫告别的情景。四邻的人都感到清风拂过,草木为之偃伏,而一旦水涨就修成了渠道。
尾联两句“相寻相送还相笑,笑我临渊不羡鱼”,是写诗人离去后渔夫送别的感慨。他送别了诗人,自己也回家去了。他感叹道:“你看那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泳,我却连这点儿自由也没有啊!”诗人以自己为饵钓上了这位渔夫,使他从“不羡鱼”的境界里走出来,回到现实生活里来了。
全诗写得自然流畅,情真意切,有如行云流水,毫不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