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中难得此身安,高处偏宜着眼宽。
旧识渔樵惭宿诺,新知猿鹤快追欢。
三江过雨奔如马,双峡连云立似桓。
此地相期好乘兴,为君先制远游冠。
【注释】
尘中:俗世。指尘世间的人和事,也泛指世俗生活。
安:安定;平静。
高处:比喻官位高、权力大的地方。
着眼:注视,留意。
旧识:老朋友。
猿鹤:《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líshēn)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者,死于罔罗(wǎngluó)之中。”后用“猿鹤”喻指隐居山林之士。
三江:长江、嘉陵江、赣江的总称。
过雨:经过雨水的洗涤。
奔如马:奔腾如同骏马。比喻水流湍急。
双峡:两个峡谷。
桓:山名。在今湖北省境内,又名香山,为楚地名胜之一。
相期:相互约定、希望。
乘兴:趁着兴致。
远游冠:远游冠,即远游冠巾,一种古代的帽子,用以表示官位或身份。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三年(1082)诗人任徐州通判期间。张子白是当时徐州人,与作者有交往。此篇即为与张子白同游金山寺时所作。首联写诗人身处尘世,难得清闲之乐,但高处则视野开阔,心胸开朗。颔联写诗人虽已久别故友,但仍感惭愧未能尽释宿诺,同时对友人新交的隐士猿鹤之快意感到高兴。颈联写诗人眺望山水之间,只见三江之水奔腾不息,犹如骏马奔驰,两峡之间云遮雾绕,宛如立于山前的桓山,令人生畏。尾联写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并愿先制作一顶远游冠赠予友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仕途得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