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瞻云剌未通,旁人往往笑痴聋。
心随飞絮还沾絮,兴逐南风又北风。
借得奇文须卒业,留将经论契参同。
春畦草色青如许,珍重刍荛待玉骢。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隔水瞻云剌未通,旁人往往笑痴聋。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站在水边远眺天空,但未能与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取得联系,导致旁人常常取笑他为“痴聋”。
  • 关键词解释:刺、通,分别表示希望与远方沟通的愿望和实际未能实现的情况。

第二句:心随飞絮还沾絮,兴逐南风又北风。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纠结和迷茫。
  • 关键词解释:心、飞絮、沾、絮、兴、南风、北风,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方向的不确定感。

第三句:借得奇文须卒业,留将经论契参同。

  • 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已经借到一些奇特的文章,必须完成它。
  • 关键词解释:奇文、卒业、经论、契参同,表明诗人正在努力学习和研究这些文章。

第四句:春畦草色青如许,珍重刍荛待玉骢。

  •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期待。
  • 关键词解释:春畦、青许、刍荛、玉骢,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接下来是诗句翻译和赏析:

  1. 隔水瞻云剌未通,旁人往往笑痴聋
  • “隔水瞻云”: 站在水边遥望天空中的云彩。
  • “剌未通”: 无法传达消息或愿望。”剌”在这里有书信、通讯的意思。
  • “旁人往往笑痴聋”: 别人常常嘲笑诗人因为不能传递信息而显得愚蠢和聋。
  1. 心随飞絮还沾絮,兴逐南风又北风
  • “心随飞絮”: 心情随着飘散的柳絮而起伏不定。
  • “还沾絮”: 心情仍然被飘散的柳絮所影响。
  • “兴逐南风又北风”: 兴致随着南风和北风的变化而变化,形容心情的不稳定。
  1. 借得奇文须卒业,留将经论契参同
  • “借得奇文”: 借用了一些奇特的文章。
  • “须卒业”: 必须完成这些文章。
  • “经论契参同”: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来理解和实践经书和理论。
  1. 春畦草色青如许,珍重刍荛待玉骢
  • “春畦草色青如许”: 春天的田野里草色翠绿如此。
  • “刍荛”: 割草的人,这里比喻普通百姓。
  • “玉骢”: 珍贵的马,象征尊贵的身份或人物。
  • “珍重”: 珍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志趣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表现了自己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学问的追求和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特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