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空林澹也浓,野花开遍一重重。
梦回老鹤啄寒磬,坐久驱乌鸣午钟。
客至罢琴悬向壁,篱疏移竹补将松。
因君过我闻清论,明月入怀云荡胸。
【注释】
①空林:空旷的树林。②老鹤啄寒磬:指僧人在寺庙里敲磬,发出的声音像老鹤叫唤的声音一样悠扬。③午钟:中午撞响的钟。④篱疏:栅栏稀疏。⑤清论:清高的见解、言论。⑥云荡胸:比喻心胸开阔如同云朵一般。⑦明月入怀:月亮进入怀抱。
【赏析】
首句写春日景色。“春”为题眼,而“入”字更显其无所不在之妙用。“澹”是说淡远,“浓”是说浓郁,一淡一浓,互为衬托,相得益彰。“空林”两字则点出季节和地点。“野花”两句,写春景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美。“花遍一重重”,既写出了花之多,又突出了花之繁密。“梦回”两句,写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老鹤”二句,描绘出一幅僧寺生活画面。“老鹤”三字,既点出了僧寺,又以鹤的叫声暗示了僧人的生活情趣。“坐久”二句,写诗人在寺中的生活情景。“驱乌”,“乌鸣午钟”,都是佛教用语,前者出自《维摩诘经》,后者出自《楞严经》,都含有佛祖说法的意思。“因君过我闻清论”,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清论”,即清新高洁的谈论。诗人通过“清论”,表达出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此诗是酬答之作,但并无一字涉及酬谢之意,而是借酬答以抒怀。诗前半篇写景,后半篇抒情,情寓于景,景中有情。从艺术上看,它既有山水之美,又有禅意之深;既有闲适之趣,又有超然之志。诗中没有刻意雕琢,却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