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水看山兴转遥,遍将前路问渔樵。
沥湖雨后深如许,珍重扶筇过板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及赏析:
- 隔水看山兴转遥:隔着水面观看远处的山景,让人产生了一种深远的遐想。”隔水”暗示着作者站在一个相对隔离的地方,通过水面来观察对面的山景,这种景象往往能够引发诗人的思绪飞扬。”兴”在这里指的是兴致、兴趣,”转遥”则表示遥远、深邃。整句表达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山水之景,引发了对远方和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 遍将前路问渔樵:我询问了沿途的渔夫和樵夫,以了解前面的道路情况。”遍”表示反复询问,”前路”意味着前方的道路或旅程。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未知旅途的好奇,以及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获取信息的习惯。
- 沥湖雨后深如许:经过沥湖雨后的湖水变得如此之深。”沥湖”是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旅行途中经过的一个湖泊。”雨后”指的是下雨之后的情景,而”深”则描绘了湖水因雨水积聚后显得更加深邃。这里的”如许”是一个感叹词,用于加强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于雨后变化景色的惊奇和赞叹。
- 珍重扶筇过板桥:在此要特别提醒自己,要小心地拄着竹杖走过这座木板桥。”珍重”是对前面提到的深水和大雨的再次强调,表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重视。”扶筇”中的”筇”是一种手杖,这里指的是用竹子制成的手杖。”板桥”通常是指坚固的木板桥,这里可能是作者所经过的实际地理实体。整句表达了作者在经历自然景观后,对自身安全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未知旅程的好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